结婚其实是需要“傻气”的
(2008-12-16 17:13:49)
标签:
婚姻杂谈 |
目前中国大龄青年的不婚率及已婚夫妻的离婚率(大,中型城市),与西方国家相比,已经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隐隐有超出之势。
随着“剩男”,“剩女”的增多,各种分析文章比比皆是。“剩男”,“剩女”也写了很多文章,有些都可以当论文发表了,分析的太透彻了。
但婚姻,其实是需要“傻气”的。
越是在偏远地区,农村,结婚的越早。在我工厂里,从偏远地方来的工人,超过23岁的基本都结婚了。(但管理人员,往往都在28-30之间结婚)。为什么?
香港百年企业“李锦记”家训,在婚姻上的要求为:‘不得离婚、不得有外室,不得晚婚“。以便维持家族企业的稳定。
不得晚婚这一条,其实是有真意的:“少来夫妻,老来伴”,少时的感情真挚,单纯。容易互信。单纯,稳定的家庭关系是家族企业的基石。“攘外必先安内”,家族企业,特别是百年的企业,树大根深,在投资上只要不太冒进,一般不大会出问题,要有问题,必定是从内部开始。内部的团结问题,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互信,特别是聪明人之间产生互信是不容易的。有时,只会在年轻的时候偶然才会爆发(有歌词说“恋爱是一种病”,因为这种病,发病时产生了信任)。对年轻人来说,一旦获得,就要珍惜这种信任,因为可能你一生也就遇到这一,二次。(当然不产生信任感的婚姻也挺多,个人认为这种婚姻是种折磨,不如没有)。
PS:人到中年,与我太太回想过去,都觉得当时挺傻的,无钱,无房,无车,无工作。一点都没考虑,没算计,就投入“围城”。所幸目前还挺幸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比我的同学们,大凡傻的,现在都还不错。当时“聪明,算计”的,现在或多或少都有问题。缘分天定,这什么时候无条件互信了。什么时候缘分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