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之前的事情
(2008-12-12 21:59:36)
标签:
孩子教育教育 |
有了孩子后,改变自己很多,对人生的理解也深刻了很多。
首先我认识到“教育是相互的”,尽管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人文社会中,都是一个基本的道理。但在某一方过于强时,这种相互的教育往往就会成为单方面的输出了。这种情况在“父母与孩子”,“公司与员工”。。。,等“强势”与“弱势”关系之间表现的尤为突出。
我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比,发育有些迟缓。到了五岁还无法清晰的说话,理解能力也比较弱。当时到医院做了一些测试,结果也不乐观,有朋友说,是因为教的太少了。于是采用了很多教育方法,希望能够改善。但效果很不理想。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后来二位从事教育的朋友(一位从事大学教育的,另一位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毕业的,从事过幼儿教育,但目前都在做生意,90年代下的海),在与我的谈话中,对我的态度予以纠正。他们认为主要的问题还是要先端正父母的教育态度。而后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首先他们谈到,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那么多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孩子成材?很多的父母自己不成功,所以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做一些他们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希望孩子成功。但这些孩子存在是为了实现父母无法实现的目标。然而这是自私的。因为孩子毕竟不是你。如做不到的话,只是增加孩子与你的痛苦。即便做到了,也只是父母快乐(有面子),孩子痛苦(不是他要做的)。
如果你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值得尊重的个体,那什么是最重要的?应该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以便让孩子愉快的成长。不要有惩罚式的教育。(在此,我曾经问到,在美国也有威胁性的惩罚措施,如TIME OUT(关禁闭)等,但哈佛的那位不是很赞成,他认为,最好不要,即便一定要的话,在实施TIME OUT的时候,要注意禁闭的环境,必须是要在一个让孩子熟悉的环境。这样孩子不会有恐惧感。目的不是让孩子受惩罚,而是要让他们反思。)这样可以让孩子不轻易畏惧,能保证有一个健康,开放的心灵。
另外对成功教育理解应该如何?对孩子做人方面而言,只要做到"真","善""美",就可以保证孩子心态平和,明确是非。"奉公守法"能保证在行走社会时不会有牢狱之灾。不“吃喝嫖赌毒”,是基本的道德修养。只要能做到这三方面,教育已经成功80%。
最后就是孩子的职业兴趣问题了,在孩子有一个开放的心灵。没有不良习气的情况下,孩子会很自然的找到他所感兴趣的事情。
而这些品质,其实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品质。你需要的只是观察以及引导就可以。
父母真正需要做的,就是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