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追风景的人荷兰阿姆斯特丹伦勃朗伦勃朗故居 |
分类: 荷兰花花世界 |

伦勃朗故居位于阿姆斯特丹乔登布里街4号的一栋绿色三层楼房,是阿姆斯特丹唯一一座与伦勃朗有关的遗迹,见证了大画家的辉煌与衰落,在20世纪被改为伦勃朗博物馆,正是在这个含蓄低调、依水而居的伦勃朗故居诞生了那些影响整个欧洲绘画史的巨作。博物馆开始初期,通过购买和获得的赠送,馆藏的蚀刻版画稳定增加。博物馆一般定期都有一些临时展览,但是内部装饰很少改变。在1990年博物馆进行了一些扩建,在1998年重新开放。自从重建完成,重新按照原貌改建的计划再次被进行,经过建筑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努力,这项工作在1999年完成。
伦勃朗故居博物馆就在临街民房内,上下四层,面积约有500平方米。一层为售票和售书及卖艺术衍生品的地方,登上楼梯的第二层便是画家的起居室等,三层是伦勃朗的工作室,四层正在举办一位鸟类标本插图画家的作品展。据悉,当画家伦勃朗从莱顿搬出来之后(1631年),就与艺术品商人亨德里克·维伦布霍一起住在安东尼布雷大街。他在这里认识了他的妻子萨斯基维,他经常为她画像。1635年,伦勃朗夫妇搬到当时的富人区新多伦大街。4年后,伦勃朗在犹太人区购买了一幢豪华的房舍,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并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变得一贫如洗。1660年,他不得不把这幢房子卖掉。然后,他又搬回了罗泽恩运河畔,其债主拍卖了他的财产,所以伦勃朗的故居里的陈设都不是原件。不过,这里的家具仍出自他所生活的时代。
在国内,无论从写实油画还是西方艺术史的角度看,伦勃朗的声望都可谓高山仰止,很多写实画家对大师的用光和技法,在那个时代能有这么高的成就无不为之钦佩。纵观欧洲许多博物馆,可以看到伦勃朗时代的很多的画家的作品在展出,但相比之下,伦勃朗的画作,就是那么的出众,感觉就是高人一筹——不匠气、不媚俗。伦勃朗的画作现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著名美术馆、博物馆,但能到伦勃朗故居博物馆去切身体会大师的生活情境,绝对是一个更全面、更深入地解读伦勃朗的机会

伦勃朗(Rembrandt 1606-1669年)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名第九。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伦勃朗年少成名,惟半生潦倒。其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画家的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
在油画和版画创作中,伦勃朗展现了他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时加入了他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比如圣经场景的绘画中,同时体现了他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对古典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对阿姆斯特丹犹太族群的观察。正由于这种感同身受的力量,他被称为“文明的先知”。
在伦勃朗的作品中,光影效果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着重捕捉光线和阴影的绘画技术让人物栩栩如生。与同时代的画家不同,伦勃朗表现的并非是人物的美貌或财富,而是经过深刻洞察后的人性与内在心理。写实的呈现方式,毫不掩饰时间与岁月在模特身上留下的印记是伦勃朗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作品题材多样,从经典的历史场景,故事传说到日常生活场景与人像。他的两任妻子,沙斯姬亚·伦勃朗与斯托芬经常成为他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原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