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马赛人•鸟儿美丽(1)


标签:
马赛人赛伦盖蒂行走跳跃动物大迁徙东非鸟类 |
分类: 我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 |
来到坦桑尼亚就不能不谈到马赛人!
在Moshi或者Arusha的街头你会看到披着红色格子布的马赛人,而到了赛伦盖蒂大草原你会看到更多的极为真实的马赛人的生活。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奇异一族,居住在用牛粪建成的房子里,穿着极副特色的马赛民族服装,尤其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耳廓上穿满了各种饰物,甚至连鼻子上也都挂满了饰品。他们是我们无法了解的一群人。他们身上裹着两块格子布,一块遮羞,一块披在肩上,红色,紫色,甚是扎眼,据说这几种颜色是狮子等凶猛动物不喜欢的颜色,会远远的躲开。
马赛人骁勇善猎,生活在草原、丛林中,与野兽为伍,善于捕猎理所当然。但事实上马赛人不仅不狩猎,甚至只是在庆典的时候才吃肉,而且从来不吃包括鱼类在内的野生动物。对自然的崇拜使他们远离了狩猎。马赛人的日常需要是由牲畜的奶和血提供的,他们口干了就拔出腰间的尖刀,朝牛脖子上一扎,拿根小草管就去吸,就像我们喝饮料。马赛人认为牛群是神的赐予,他们鄙视农耕生活,认为耕作使大地变得肮脏。马赛人把牛群看成生命,在夜间,牛群关在村落里,甚至和主人共居一个茅舍。白天由小孩子照看牛犊,大孩子则赶着牛群去较远的牧场。正是由于马赛人不狩猎,不吃野味的习俗,才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野生动物的乐园。
参观马赛人的村落每辆车要付50美金,不论车里有几个人。我认为应该,而且也是对马赛人的一种补偿。想想这么多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马赛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研究他们,给他们照相,扰乱他们的宁静和习惯,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当然要为所做的一切付出一些代价。有人觉得马赛人被现代文明给带坏了,说他们只为钱,给钱就让照相,让参观,不给钱就不可以,。这个推论简直是太荒谬了!难道不给钱白看白参观你就感觉公平了?试想想如果天天有一群人去你家来骚扰你,对着你象看动物一样拍个不停,使你不能正常的生活,你有何感想?让你给点钱是最友好的一种方式,否则都给我滚蛋,别来我家,让我安静的过知足的生活!
马赛人身形瘦高,体格健美,皮肤黝黑细腻,善于跳跃,应该属于欧美时尚界追宠的T台身材。他们随身携带一根木棍,健步如飞,行动矫健,成为东非草原上亮丽而灵动的色彩。
马赛人的男孩子从小就放牛放羊,十几岁是即要告别童年,成为“磨忍(moran)”一族,即马赛人的低级武士。弃玩从武始于割礼,稚气末脱的孩子,仰卧于地,神态肃默,割礼师有意不施麻药,持刃将其“小弟弟”旋去包皮,鲜血淋漓,小“磨忍”们必须咬紧牙关,不吭一声,从容以对,之后,他们身着黑衣,孤独地住在野外没有荆棘防护的窝棚里,磨砺男人立身所需的坚忍、体魄和勇气。从此,“磨忍”成了部族的卫士,保家护畜。
马赛人红色的身影总让人想到风、想到神。有人说他们是世界上最能行走的人之一,这可能是由于长年累月逐水草而牧的生活锻炼了他们吧。马赛人经常步行去离村落数十公里外的市场。为了给牛群寻找丰美的牧草和水,他们甚至能连续走上5天4夜。当我们深入草原腹地驱车寻找狮子的时候我就亲眼见到了一个马赛人的身影在远处孤独的走着。那是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我诧异于他为什么会走到这里,又是来干什么的,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得到答案,就像我们不知道动物的大迁徙一样。
马赛人一生都在行走,当然带着棍子
我们不会停止我们对赛伦盖蒂的探索,而赛伦盖蒂的主人也不会因为我们的打扰而停止他们的迁徙。赛伦盖蒂的流动是永恒的。
美丽的鸟儿
原来以为在赛伦盖蒂大草原上只能看到动物,可是几天下来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美丽而奇异的鸟儿。这些鸟儿并不张扬,总是无意间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向我们展示着它们那迷人的羽毛和样貌。
2.紫胸佛法僧
6.灰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