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骏的快慢之道

(2011-09-28 22:47:49)
标签:

汽车

分类: 有感而发

宝骏的快慢之道
文/赤脚远足
 
捷报传来,宝骏品牌首款轿车630全面主攻二三线市场的定位,已经在新车上市的首站——成都得到映证。来自上汽通用五菱SGMW内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新车上市不足一月的时间里,成都一家宝骏4S店的新车交付辆就已破百。
 
成都这家经销商会是宝骏630在国内全面热销的“星星之火”吗?
 
对于以全新品牌全新车型加入到国内竞争激烈的A级车市场的宝骏630而言,这样的市场表现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据称,在国内车市增幅整体放缓的大背景下,宝骏630的异军突起,甚至让SGMW高层和首批加盟经销商都倍感欣慰。
 
作为肩负SGMW“商乘并举”战略的重要试金石,宝骏630自项目立项之初,就面临着外界的各种压力甚至质疑。由于此前在轿车项目上只运作过一款不温不火的雪佛兰SPARK乐驰,外界担心“微车做得好就一定能玩转轿车吗?”
 
在8月9日宝骏630上市仪式当天,SGMW高层就再次被媒体问及这个“敏感”却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过,稍后宝骏630超越预期的市场表现,有力的回击了外界对SGMW涉足轿车,打造“乘商并举”版图的忧虑和质疑。
 
宝骏630上市后热销有其必然性,其中抛却两大股东(上汽和通用)在提供各自优势资源上的“给力”合作,SGMW一贯坚持的“低成本,高价值”的经营模式,以及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覆盖广泛的经销商渠道优势等深层次因素,SGMW对新车下线和上市节奏的把握也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快慢有道”,在笔者看来,宝骏630之所以能“旗开得胜”,较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两快两慢”。
 
第一“快”是指营销思路转变之快。众所周知,造微车和造轿车完全是两种思路,由于两种产品的客户关注的重点差异明显——前者关注产品的功能性多一些,而后者更关注产品一致性和所谓的“感知质量”,因此在宝骏630营销思路上,SGMW不可能照搬其在微车领域的成功经营。
 
第二“快”是指企业应对市场反馈。这一点在宝骏630下线和上市之间的“改进速度”体现的尤为明显。连SGMW总经理沈阳都坦承,新车从2010年底新车下线,到今年4月上海车展首度公众亮相,都在持续进行动态改进,到8月新车正式投放市场,宝骏630改进上海车展相比仍然“进步明显”。
 
另外“两慢”则体现在区域市场的稳步拓展和产品品质管控的不妥协上。
 
其中,第一“慢”当属宝骏630为达到SGMW预定的品质标准,不得不两度延期新车上市的最终时间节点。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SGMW“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一贯思路。要不就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这些都是宝骏630团队所具备的精神状态,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在品质管控上妥协,也是对自身品牌责任的表现。
 
第二“慢”则体现在宝骏630拓展区域市场时遵循的“步步为营”的思路。从主攻二三线城市第一辆家庭用车市场定位的提出,到成都——哈尔滨等国内多个城市的分站上市“路线图”的制定,宝骏630上市坚持区域市场“逐个拿下”,的点对点方阵,而不是机关枪一顿乱扫的打法,很符合慢工出细活的规则。

 

实践证明,充分掌握了“快慢之道”平衡点的宝骏,正行驶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期待,宝骏630的成功,可以给自主品牌的营销提供更多的可借鉴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