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菲亚特中国:复兴之路还有多远?

(2008-11-08 00:08:59)
标签:

菲亚特

中国

复兴

还有多远

汽车

文/《中国经营报》杨小林

    5年还是10年,没有人能预计,奇迹是否会发生在这个意大利品牌身上?如果真有奇迹发生,菲亚特还需要等多久?

    自从南京菲亚特解体后,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就变得岌岌可危,悲观的预计是,这个叱诧欧洲的意大利品牌在无法推进本土化生产计划后,终将彻底被中国消费者淡忘。不过,从菲亚特目前的举动来看,反攻中国市场的号角已经吹响。菲亚特已经踏上复兴中国之路,而且这一次似乎比任何时候都坚定。在博悦、朋多和领雅三款进口车登陆中国市场后,菲亚特经典的500型轿车也将在明年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这一切举动,似乎都在告诉中国消费者,菲亚特还没有放弃这个潜力巨大的东方市场。菲亚特希望,等待和坚持终将让这个意大利百年品牌卷土重来。

    说菲亚特不重视中国市场,似乎有点不切实际。但是为什么没有和其他跨国车企一样,在井喷的中国市场取得预期的业绩呢?就如某文学家所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纵观菲亚特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并不是他不想把中国业务干好,实在是他的运气有点背。

    细数起来,菲亚特在中国市场摸爬滚打已近十载。在这十年里,自主品牌奇瑞实现了从夹缝中诞生到完成累积产销100万辆的壮举。作为经济型轿车起家的菲亚特,却没能抓住这关键的十年,眼睁睁地看着外资的攻城略地以及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现在,望洋兴叹却为时已晚。加上合资伙伴南汽与之决裂,菲亚特苦心经营十载却“一夜回到解放前”。

    “一切似乎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一位菲亚特驻中国市场的资深人士,在与笔者探讨菲亚特未来复兴之路时,如此感叹菲亚特在华的发展轨迹。“当中国合资伙伴需要菲亚特加力时,后者却因为陷入其他海外市场困境而自顾不暇;当菲亚特有能力将目光转向中国市场时,却发现自己来的不是时候。”说白了,菲亚特在中国太不走运了。

    在2007年的“上南合并”大局面前,菲亚特除了退出没有别的选择,打掉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在这个关键时刻,菲亚特本以为可以借此“傍上”财大气粗的上汽,可是欲通过全面整合MG名爵和荣威两大品牌打造自主轿车平台的上汽,对于多建一家合资企业的意愿并不强烈,尽管菲亚特与大众、通用等上汽已有合资伙伴的轿车产品能够实现差异化的市场竞争。

   试想一下,如果菲亚特还有南汽这个本土化生产基地,现在是否是另外一个样子?我想,即便新车销量不能异军突起,至少不会是现在这样狼狈吧!进口车销量惨淡,与奇瑞合资谈判“只开花不结果”,菲亚特在中国亟需找到合适的支点。

    这个支点会是广汽吗?虽然双方在技术合作上已经有实际动作,但是最终能否达成合资协议,还很难预料,因为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当初“搞个合资工厂生产”就能卖车的时代了!对于拥有丰田和本田这样优秀合资伙伴的广汽而言,利用菲亚特技术打造自主品牌才是当务之急,而助菲亚特重构中国市场版图的“善举”,也许只是菲亚特的一厢情愿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菲亚特与广汽实现资本联姻的预期,并不如媒体预计的那样具有可行性。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如果短期内菲亚特不能在中国市场实现本土化生产的初级目标,谈复兴中国市场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真是这样,菲亚特在中国的出路又何在呢?笔者认为,菲亚特不妨尝试一下多种合作形式,前提是一定要找一个“务实”派的中国伙伴。至于初期的合作形式,可以技术输出,也可以是代工生产或者原材料采购。

    既然已经在路上,菲亚特就应该风雨兼程。如果够诚意够努力的话,中国复兴之路还会远吗?无论是5年还是10年,在菲亚特百年历程中,也不过是短短的一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