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膳食纤维产品

(2007-10-03 08:49:47)
标签:

知识/探索

美食

分类: 膳食纤维食品
膳食纤维
http://888.chinacsw.com/Uploadfile/200592143624247.jpg
 
说明:     膳食纤维是植物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消化的物质总称,按溶解性能分为不溶性(非亲水性)和可溶性(亲水性)两种。不溶性纤维摄入人体后以原型从粪便中排出,可溶性纤维则能被结肠内细胞酵解,产生氢、二氧化碳、甲烷、水及短链脂肪酸等,经离子交换作用与肠内胆酸结合,胆固醇用于合成胆汁酸增加,血液中胆固醇降低,其酵解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降低肠内酸度,有助于减少肠内致癌物质的生成和排出。可溶性纤维还由于能吸水、保水,并通过酵解增加粪便体积和松软度,故有利于通便,防止便秘。可溶性纤维营养保健功能,是以发挥其对营养不平蘅的调节作用而实现的。

  水溶性膳食纤维具备下列独有特性:

  ●对脂质代谢的作用
  水溶性膳食纤维在消化道内能与胆固醇等结合,阻碍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水溶性膳食纤维部分地阻断胆酸的肠肝循环,而肠肝循环控制着胆固醇转变为胆酸的过程。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肠内能吸附胆酸,阻止胆酸再吸收,使其随粪便排出,从而加快了胆固醇向胆酸方向的转化,导致胆固醇含量的降低。水溶性膳食纤维在结肠内被微生物发酵分解,产生丙酸等短链脂肪酸,这些短链脂肪酸被人体吸收,从而产生降血脂作用。

  ●对糖代谢的作用
  水溶性膳食纤维延缓胃排空时间,从而降低肠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水溶性膳食纤维为粘度最大的食物纤维,能减少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水溶性膳食纤维在人体结肠内发酵产生被人体吸收的丙酸盐,刺激肝细胞加速糖酵解,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水溶性膳食纤维降低血液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使糖量降低。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血糖平衡素,’既可避免血糖迅速分解形成高血糖,也不会让葡萄糖过低造成低血糖。

  ●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很强,吸水可膨胀其体积的80~100倍,食用后增加粪便湿重和粪便含水量,软化大便。被结肠菌丛分解利用时,产生短链脂肪酸,刺激肠蠕动,进而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间。这样肠内细菌的代谢产物以及致癌的脱氧胆酸、石胆酸、突变异原物质等,随纤维迅速排出体外,缩短了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因此,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防治便秘、憩室症和肠癌的作用。

  ●减肥作用
  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以β-1,4糖苷键结合的多糖,不能被人体内的酶消化,不提供营养。水溶性膳食纤维在胃中可吸水膨胀,同时胃排空时间延长,因此抑制食欲,产生饱胀感,可使进食量下降;可减缓、阻止胆固醇、糖分等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润肠通便之功效,使人的排泄量增加,有利于减肥。

  ●抗癌作用
  膳食胆固醇及其细菌降解产物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致癌剂或协同致癌剂,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影响了中性类固醇的代谢,降低了大肠中致癌物浓度,肠内细菌的代谢产物以及致癌的脱氧胆酸、突变异原物质等随纤维迅速排出体外,缩短致癌物质与肠道接触时间。同时,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促进厌氧菌生长,这种无任何毒性的固有菌群,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结肠癌是由于某种刺激性物质或有毒的物质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如果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它们在进入大肠后,水溶性的膳食纤维较多地被分解而成为菌体的养分,并使粪便保持一定水分和体积。微生物发酵生成的低级脂肪酸还能降低肠道的pH值,从而促进有益好气菌的大量繁殖,同时刺激肠道粘膜,加速粪便的排泄。不溶性膳食纤维虽然被细菌分解的数量很少,但作为腹内异物也能刺激肠粘膜,促进肠内功能正常化。这样明显缩短毒物与肠粘膜的接触时间,起到预防结肠癌的功效。另外,据报道膳食纤维可能还有抗乳腺癌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那些大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食品的妇女与几乎不吃这些食品的妇女相比,前者患乳腺癌的几率低的多。

  ●延缓细胞老化的作用
  水溶性膳食纤维减少胆酸的肠肝循环,降低了胆固醇浓度,这样就防止了高脂血症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同时减少了构成脂褐素(细胞老化的重要标志)的主要成分,起到延缓细胞老化的作用。

  水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不同的生理功能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结构较紧密,结晶度高,无分支。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肠道蠕动,使粪便松散而能较快的通过肠道。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多的分支,结晶度比较小,具有良好的吸水和保湿作用。因为其粘附作用,能在小肠表面形成屏障,使其能螯和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消化产物的分子,阻止其向小肠吸收细胞的转移,因此具有降糖,降脂,降胆固醇的作用。

  本品(葡甘聚糖)和聚葡萄糖的不同之处

  它们同属水溶性膳食纤维,并且具有似的功能。聚葡萄糖等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分子量较小,在水中完全溶解,便于消费者直接饮用,但由于分支少,吸附能力有限,效果不明显,需服用时间长。葡甘聚糖同于分了量较大,在水中溶解慢,作用持续时间长,效果明显;另外,由于葡甘聚糖为葡萄糖甘露糖聚合物,其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不能被人体降解,不产生热 量,效果明显,而一般聚葡萄糖化合物能被人体酶部分降解,易产生热量,效果较差一些。本品葡甘聚糖从天然植物魔芋中提取,无任何毒副作用,并富含人体必须的硒元素。

  膳食纤维缺乏与现代疾病的关系

  许多现代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膳食纤维的摄入和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近食过多的脂肪和过少的纤维,其高血脂症、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各种恶性肿瘤特别是结肠癌等病症显著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大中城市的上、中层人士又比边远贫穷地区的人更容易染上上述疾病。

  虽说出现上述病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膳食纤维摄入量的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根据大量的科学研究事实及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膳食纤维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

  早在 1993年2月9日,我国国务院颁发的《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指出:由于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而造成的“文明病”已在我国出现,肥胖病、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和结肠癌等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近10年,上述病症的发病率仍在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究其原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是其中一个不容质疑的因素。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明显不足,导致上述病症的不断产生。

  膳食纤维推荐摄入量
  为了提醒自己的国民有效预防上述疾病,世界各国都规定了每日膳食纤维推荐摄入量:
  日本: 20-30克
  美国: 30克
  欧洲各国: 25克
  中国: 30.2克

  调查表明,中国每人每天平均摄入膳食纤维为13.3克,北京人为11.6克,大大低于世界粮农组织提出的最低警戒线(27克)。因此,每个人都必须从特定的食品中补充膳食纤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