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创作中构思的几种心理机制(二)

(2007-08-15 08:31:12)
标签:

艺术赏析

艺术构思

心理机制

分类: 文墨纵横(原创)
文学创作中构思的几种心理机制(二)余秋雨)
[三]灵感与直觉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它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从思维的角度看,灵感大体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以至寝食俱忘的程度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一种可能性结果。诗人郭沫若谈他创作《地球,我的母亲》的经过时说过,当时他在日本,有一天他在图书馆读书时,不知为何诗兴突然勃发,以至于他跑到外面倒在路上亲吻地面。据说,德国大诗人歌德有时在户外散步时会突然诗兴大发,于是急急忙忙跑进书房,连坐下都来不及就匆匆写下涌现出来的诗句。
直觉是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直接了解和揭示的心理现象。虽然直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直奔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但实际上它却内隐着更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更严谨的推理训练。
    在艺术思维中,直觉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家对某一独特事物或现象的直观式把握,二是作家从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使人深省的内蕴。钟嵘在《诗品序》中这样论及艺术直觉:“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钟嵘提倡“直寻”的创作态度,就包含了他对直觉的要求。“思君如流水”一句,把绵绵不绝的流水同对友人的深长思念联系起来,显然来自诗人的直觉把握。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1)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本质作出的突兀判断(2)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3)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推测性的洞察。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