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儿童文艺)|【作文帮】书籍是文学创作的催化剂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在江湖 |
《艺术界》(儿童文艺)公众号|【作文帮】
书籍是文学创作的催化剂
阅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是提升自我的有效方式,对一个人的影响持久而深远。其中,文学经典的力量尤为不可撼动。四大名著是无数人走上文学道路的助推器,对于蒋林老师来说,《水浒传》滋养了他的青春岁月。那么,《水浒传》对蒋老师究竟有哪些影响呢?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滁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人民文学》《诗刊》《清明》《安徽文学》《诗歌月刊》《艺术界》等发表诗歌、散文和诗评诗论作品,出版诗集《西门大街》、散文随笔集《“蒋”话》《虚度光阴》等。
书籍是文学创作的催化剂
蒋老师您好!您在作品中提到,您读了无数遍《水浒传》。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而,很多小读者却难以坚持阅读。对此,您能否给小读者一些建议呢?
阅读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是阅读者本身要有阅读兴趣,二是阅读对象要能激发阅读者兴趣。对于小朋友来说,从兴趣入手是前提条件,而在持续阅读中找到阅读对象的“隐藏”兴趣点,则尤为重要。比如读《水浒传》,一开始是生动的情节吸引着我,但随着阅读深入,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操着山东、河北、河南、江西或安徽的口音,演绎着各种小细节、大场面,叫人实在不忍释卷。小朋友们可以做个实验,就是记录一下自己阅读第一本书、第十本书和第一百本书时的感受,阅读兴趣是否有所增长,增长了多大幅度。前后一比较,你就会为自己的阅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KNpNKBKDXE9rRD5Ticvia1jtN4U033ibLrYEQ4J27Bic9lUaNTKv1zvMaqkujPiaV6Nr7A1oZ5andudAxJkrTJVd9IQ/640?wx_fmt=jpeg&from=appmsg您的散文叙述自然流畅,让读者倍感亲切。同时,您在文中灵活运用了多种叙述方式,使得文章内容既丰富又层次分明。请问蒋老师,小读者在写作时应该如何恰当地选择叙述方式?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KNpNKBKDXE9rRD5Ticvia1jtN4U033ibLrYxaEErxFeV84dQfrUTUMtUwhgd1vWLibYyXMZwIuN1jhkbHwqCQRIX4A/640?wx_fmt=jpeg&from=appmsg我在《艺术界》上发表的文章,既得到了编辑老师“修枝剪叶”般的帮助,也被我身边的一些小读者认真阅读并点赞,说实话,一篇好文章其实就应该是作者、编辑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对于小读者来说,用“说话方式”这个词来描述,可能比“叙述方式”更容易理解。你会说话吗?当然会;其实,会说话,就会写作。如果说的话有趣味、有“信息”、有“你心里有但还没说出口”的意味,那么这篇文章大概就能让读者感到亲切了;再多写一写、练一练,就像相声演员练习“贯口”一样,熟能生巧,这时读者的亲切感就会倍增。我写过一篇文章《有话好好说》,其中有四句话或许对小读者有一点儿启发:一是想明白再说,二是从哪里说起,三是要自圆其说,四是说出一朵花来。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KNpNKBKDXE9rRD5Ticvia1jtN4U033ibLrYEQ4J27Bic9lUaNTKv1zvMaqkujPiaV6Nr7A1oZ5andudAxJkrTJVd9IQ/640?wx_fmt=jpeg&from=appmsg从《一部水浒,半个青春》中可以看出,阅读对您影响深远。您不仅写作散文,同时您的诗歌创作也取得丰硕成果。蒋老师,书籍对您的创作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KNpNKBKDXE9rRD5Ticvia1jtN4U033ibLrYxaEErxFeV84dQfrUTUMtUwhgd1vWLibYyXMZwIuN1jhkbHwqCQRIX4A/640?wx_fmt=jpeg&from=appmsg不敢说创作丰硕。我觉得,书籍是文学创作的催化剂——阅读过程中,别人的文字会不断撞击自己的生活经验,这种撞击一旦达到某种同频共振的程度,内心“我也要表达”的冲动就会喷薄而出。许多作家都是在经典著作和优秀作品面前,被濡染、融化、激发并奋笔疾书的。书籍也是文学创作的多面镜——创作自己的文字,难免要多看几眼别人的“多面镜”,以免重复,做无用功;已然存在的书籍,既是自己规避的“路障”,也是取之不尽的“粮食大库”。我在写作诗集《西门大街》时,读过一本叫作《惠特曼诗歌精选》的书,其中《自己之歌》《职业之歌》对我的冲击很大。尤其是《职业之歌》,我看到,诗人笔下的劳动者,与我身边的街道居民多有相似,那些我看起来毫无亮点的人、事、物,原来蕴藏着无穷的诗意。伟大的诗人和伟大的作品对于我的创作来说,是点燃,是召唤,是引领。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KNpNKBKDXE9rRD5Ticvia1jtN4U033ibLrYEQ4J27Bic9lUaNTKv1zvMaqkujPiaV6Nr7A1oZ5andudAxJkrTJVd9IQ/640?wx_fmt=jpeg&from=appmsg
蒋老师,您在文章中提到,父亲曾劝诫您“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以免废寝忘食。当时您并未在意,现在您如何看待这句话呢?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KNpNKBKDXE9rRD5Ticvia1jtN4U033ibLrYxaEErxFeV84dQfrUTUMtUwhgd1vWLibYyXMZwIuN1jhkbHwqCQRIX4A/640?wx_fmt=jpeg&from=appmsg老父亲当年对我说的许多话语,我是不懂的;就像今天我教育自家五六岁的孩子时,他也很难理解我的话。几乎所有家长都是站在生活经验的角度劝诫自己孩子。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但要辨析。所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显然是有世俗深意的,而从阅读文学经典的角度来看,这话显然站不住脚。对于广大的小读者来说,来自教育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的指导可能要比“劝诫”更重要。课文《小马过河》告诉我们,在妈妈的帮助下,让可爱的小马去“试一试”,才是小马体悟生活的真正开端。去阅读吧,小读者们,在阅读中,你将学会更好地阅读和生活。
连线结束
作品回顾
编校/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