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一个朋友

(2024-11-30 16:57:02)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散文随笔
《新滁周报》2024年11月29日B02版
怀念一个朋友(二)
蒋林

(接上期)说:某大人打官腔,对郭老的工作露出微词,郭老心里不服,私下跟朋友抱怨——用极浓厚的泰州口音说:唆(说)我们围(文)联么得成绩,擂(难)道看不见吗?我们培养了两个中国则噶(作家),一个岑庵冰,一个洽鱼凉。郭老的方言若是没听惯则一下听不明白,考虑到当事人或许不想被谈及,我就不翻译郭老说的是哪两位中国作家了。我说这个段子,是想说他,他辜负了郭老的期望,没能在文学路上多走几步,终究成了世人口中“扶不起来的猪大肠”。不过他的辜负也是我们并不在乎的事情,我们在乎的是在会下,他带我们到大排档喝酒、唱歌、吹牛。记得有个深夜,我们在高杆灯下的路边摊喝了一地空酒瓶,放声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我们这一伙文青在夜色下的放肆,很快就招来了巡夜的公差,不过,公差中有人认识他——他在司法部门工作,就轻声问了情况,知道这是全市集中在滁的文学“会员”,没有疑似坏人的,便护送我们回旅社。没想到,一路上,公差居然也跟我们一起大唱起来!那场景,多么和谐。那个美好的深夜被我们怀念多年。那夜,若没他这个良好的媒介,大概是不会产生美好记忆的。

 美好的记忆多与喝酒相伴。有一次,我们受邀到女山湖的船上喝酒,时在五月,下水尚属不宜,但我们的豪情已被酒精点燃,便决定不坐船回明光。怎么回?他建议下水游,游累了就拽着绳索让机船拖。这个主意在我们酒后的人看来是不馊的,于是起哄呼应。到底一拖三还是一拖四我现在记不清了,总之是机船突突、水流哗哗,几个平日里斯文的人,混江龙一般回到了池河大桥下的码头。有过后怕吗?大家都是场面上的人,没人会说出口的,只是一味说过瘾、实在过瘾。

 他介绍我认识好几位他的同事,都是以酒为媒,喝出了好感。他同事邀请我们几个写作者去他们单位开文学讲座,讲座当然比较成功,他领导很高兴,他很高兴,我们几个也都高兴。他领导说他,看不出来,你有这么多作家朋友。

 他不事写作很多年了,但笔下功夫一直都是在线状态。他在单位做办公室主任,笔头子是自己的招牌,除了日常文案,与业务有关的理论研究也是工作的应有之义。那一阵子,他不联系我,我联系他也是极短的几句话,他在忙。忙什么?忙着赶一篇论文,要参加本系统的全省会议。一段时间后,他召集我们赴滁聚会,以低调的口吻说我的论文在会上拿了一等奖,厅长和国内的专家表扬了我,还表扬了我们单位。哎呀!你这泼猴、你这厮,请客请客!我们起哄,他说这不就邀约老哥哥们来了嘛,嘿嘿。

 他最后这几年与城市的读书会交往甚密。在一屋子热爱阅读、追求美好的人群中,他显得老派。大家起初只是面子上彼此尊重,后来,听他说红楼人物,说正史野史,说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才知道这个人不是水货。我也被他引荐给书友,在接触中我看出来,大家对他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读书会尊重学识,并不在乎“坊间”流传的关于他的闲言碎语。

 他得病后,我们预感不好,想到他这一生夸夸其谈却并未留下什么文化实绩,就“恳求”他口述历史,给我们老哥几个补一补文化营养。他一开始兴致勃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讲,每次录个十几二十分钟的语音传到群里。我们替他暗暗高兴,可是他一来任何事无长性,二来身体愈加虚弱,夏商周说完之后就再无更新,叫人无可奈何。我们老哥几个相约,与其永别之后哭哭啼啼,不如就在当下开开心心。我们一起自驾皖南,游太平湖,游齐云山。我们被皖南百年一遇的大水困在齐云山脚下,却觉得是上天的恩赐让我们多聚些时日。我们在恍若天外的环境里,聊天、看水、观山、做菜、掼蛋、喝酒,一天当成好多天来过。在农家乐的阳台上看齐云山云遮雾罩,看横江水大水汤汤,就像看着人生的过往、当下与未来,眼界和心胸都被扩展了许多。去年春节期间,我把大家从滁州、天长、合肥邀约到定远,说来陪我喝酒,但我们都知道,我们是特意陪他喝酒的,他已经举步维艰,气息短促了。

 他走了。我的一个朋友走了。他是良友吗?如果与损友比起来,他可能是;但细想起来,他似乎还够不上“良”这粒好词。他更不是诤友。我想来想去,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地说,他是我以酒为媒介、以文为话题的玩友。玩友这个词说起来和听起来都比较低端,然而,现实地看,能成为真正的玩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他就是一个凡人,说他吃喝玩乐,说他玩世不恭,甚至说他玩岁愒日,都不是没有凭据的话,然而他没有玩弄朋友的友情,没有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没有在手握权力时玩火烧身,这就难得。而对我来说,人生有过这么一位几十年不离不弃的好友,有过得意或失意时都能第一时间想到的酒友加玩友,已是不小的福分了。我也是凡人。他在有限的五十九年人生中给了我一份真诚的友情,我心怀感激。

 送他出殡的那天早晨,我写了这么几句:

 茫然四顾说造化,

 悲饮杜康解春愁。

 三十余载雅俗事,

 余韵生前与身后。

 孟浪圈中多孟浪,

 良友门前皆良友。

 此去泉台宜重启,

 不负天赐著风流。

 我希望他像电脑一样,在下一个轮回时能够精神抖擞地重启。他带走了一腔才华,我觉得是非常可惜的。我会时常想起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四十一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