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祥诗歌在多家期刊发表

(2024-03-07 10:08:45)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灰色评论
滁州日报http://szbk.chuzhou.cn/czrb/pc/content/202403/07/content_109554.html
毕祥诗歌在多家期刊发表
蒋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副会长、明光市作协副主席毕祥,近年来,诗歌创作渐入佳境,取得不俗成绩。尤其是去年,已在《诗歌月刊》《绿风》等专业期刊发表多组诗歌作品,引人关注。

 毕祥长期致力于大自然题材的诗歌创作,生态、动植物、果蔬、农产品等意象,是他诗写的主要对象。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与花鸟鱼虫角色互换,与枯枝落叶同感共鸣,构成了毕祥“生态诗歌”的主要特点。毕祥的诗作既具有寄情式的古代山水田园诗的意趣,独善与兼济的情怀闪烁其中;同时还具有现代哲理思辨的意味,反思和忧患的调性弥漫在诗作的字里行间。

 《深山闻蝉鸣》里的蝉鸣,在“放大了时空的苍茫”的古诗意境(蝉噪林逾静)之外,还进一步指出,在“不知不觉间/灵魂羽化/盘坐岩石上的肉身/不过是被遗弃的蝉蜕”。这就是毕祥诗歌的超越:在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描摹中,跃升到生命体验的个性化高层。从诗中无我到诗中有我,从诗中有小我到诗中有大我,这是诗写者无法回避的创作问题。毕祥近年来的创作实践,就是努力在回答这个问题。

 悲悯情怀也是毕祥诗歌的一个主要色调。“木纹里漶漫出无边的苍茫/映衬出人类生命个体的无限渺小”(《木化石》)、“丰裕后的月光并不幸福/有时,深夜里/我听到它发出银针般的呻吟”(《粉白月光》)、“柿子沉甸甸的、充满随时坠落的危险”(《固执的柿子》)、“树木回到自身/在潜意识、无意识中飞/树叶偶尔哗响/释放喜悦,或惊恐”(《树影》)……类似的诗句在毕祥诗歌作品中比比皆是,而在这样的诗句里漫步,一种难以轻松的感觉会如阴影拖拽腿脚,这便是悲悯的情绪在感染着我们的阅读。

 毕祥的大自然题材创作之路,在安徽诗坛可谓独树一帜,颇具特色,对于我市的整体文学创作来说,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