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文浩近期发表两组诗歌

(2023-11-16 16:36:16)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灰色评论
滁州日报2023年11月16日http://szbk.chuzhou.cn/czrb/pc/content/202311/16/content_103300.html

应文浩近期发表两组诗歌

蒋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长市作协主席应文浩,近期在《诗歌月刊》和《扬子江诗刊》连续发表两组诗歌,计有十七首之多。

应文浩于八十年代写诗,中途因故搁笔数年,进入新世纪后重归诗歌创作,被称为“新归来诗人”。近年来,应文浩携自己的新作在国内许多重要的文学刊物上频频亮相,引起专业领域的一定程度关注。

《诗歌月刊》第十一期和《扬子江诗刊》第六期发表的这两组诗,延承了应文浩诗写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及物与不及物之间发现或创造诗意,从日常生活场景中“抠”出出人意料的感悟或发现,呈现别样的审美能力。其中,《汤山紫清湖孔雀》《观紫清湖国际大马戏》《晚月》等诗作,通过对动植物的凝视来寄托诗人的悲悯情怀;《立夏日》《心境》《九只西红柿》等诗作,通过虚实之间的视角切换,把偶然性之中隐蔽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放在大众阅读的果盘里,化诗人的身份为“大师傅”般的能工巧匠,还原了诗人本身应该拥有的温度和亲和力。如此佳作,在两组诗中比比皆是,其视角之“刁钻”,表达之“奇崛”,皆可称为上乘。《界限》一首尤为我喜欢:

堤坡上野豌豆/正从堤脚向上架梯子//几只麻雀/飞向野豌豆丛/又啪啪地飞回芦苇上/仿佛一切皆可逾越//之间的界线像是虚的/枯色,是青色分界线的时候/也是自己的界线//太阳似乎不管这些/出来照耀它们/并将它们混为一谈——《界限》

从实景幻化进入虚静,又从冥想中绘出可见之相,把万物皆有界限的边境线,准确界定出来,具有极好的在场感和超验感。评论所言的“情景即位”(见卢辉《应文浩诗歌印象:自然的哲学与诗意的自然》)可谓一语中的。

应文浩的两组诗作具有很好的陌生化效果,既是本人从创作瓶颈中挣脱而出的舒畅之作,也是其诗歌创作历程的一次明显进步;是我市当下诗歌整体创作水平的代表性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