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散文随笔 |
《滁州日报》http://szbk.chuzhou.cn/czrb/pc/content/202209/01/content_76897.html
前些年,能仁乡在县里的知名度,除了偏僻,还有些不好说的名气。比如逞强好斗,常与邻县村民发生严重矛盾,出过大事。除此之外,我记得是逢年过节,城里人好说:能仁亲戚给我家送了粉丝,我拿些给你;或者是,明天到那去搞点牛肉,能仁黄牛肉,卤出来香。
再者,就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一个传说,侠女十三妹大破能仁寺。此能仁就是彼能仁。
以上几条信息拼成的能仁印象,评估起来应该不会得高分。但这几年,事情似乎起了变化。一是逞强好斗的事情几乎绝迹,在城里是闻所未闻;二是偏僻两个字似乎也与能仁乡无关了。皖东地区开通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最西端抵达定远滴水寺,再往西,道上的彩虹条虽不再延伸,但道路却继续往西顺畅,经过炉桥,连上淮南。而能仁乡就位于风景道西端,路北,一拐就到。从县城开车过来,只需半个多小时。能仁乡还在老地方,但已经不再是偏僻之地了。
至于粉丝和牛肉,味道的好是从来也没变过,而名气日渐增长,甚至可以说是成倍增长。 能仁乡出了一个聪慧小女子,网名叫粉丝妹妹。她在网上推销能仁粉丝、能仁牛肉、能仁小干鱼、能仁农家酱……销售出了乡镇、出了县域、出了江淮,到了长三角地区,到了很大很大市场。这个能仁的女儿很能干。
此番出行能仁乡采风,我在家琢磨了一下。说了这么多年能仁,“能仁”二字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是,是能力和仁义的字面意思,但字面背后还有智者释迦牟尼的意思,是梵语意译。能仁寺嘛。就觉得秦岭余脉凤阳山麓南坡,应该是有些不凡气象的,否则,这一路怎么会连绵许多名刹古寺?方圆几十里有能仁寺、古城寺、中九华寺、莫邪寺、滴水寺、禅窟寺……莲花般悉数绽放。遥想当年,香火定是十分地旺。
夏日中伏这一天,太阳倒是被多云遮挡了不短时辰,但热蒸喷向大地,一点儿也不比平时少。能仁乡的乡亲们笑着说,这种哑巴太阳可闹(厉)害了! 闹害就闹害吧,你们下田干活都不在乎,我们车来车往的还矫情什么。
一车就开到山头茶园。茶园种的是安吉白茶,百十来亩山坡排的全是茶树苗。这个茶园与安吉白茶之间,不仅仅是种植户与茶品种的关系。乡里领导介绍说,浙江安吉黄杜村的村书记盛阿伟,不仅赠送万株茶苗,还数次亲赴能仁乡现场,考察环境,指导种植。这位盛阿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简介一下,就是不仅带领乡亲们致富,还向三省五县捐赠了很多很多的扶贫茶苗。其善举被写成报告文学,叫做《一片叶子的重量》。现在,这一片安吉白茶叶子,就在能仁乡的土壤里生长。
能仁乡山地土壤,经过盛阿伟他们研判后认定,不仅适合种植安吉白茶,尤其适合名贵的黄金芽品种。
能仁的人们很高兴这个说法:怪好的,有盼头。
茶叶算是能仁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里,能仁乡养牛自然是重头戏。就去一家黄牛养殖场。三间大牛舍,共有二百多头健壮黄牛。见了一干陌生人,有些牛就起反应,哞哞直吼,声势颇似音乐学院勤学苦练的男中音。我们跟养牛老汉算了一笔账:这一年出栏二百多头,除去一切成本和开支,每年大概能赚……老汉把数字算得很错、算得很小,声音也压低许多,眉眼间笑意倒很充裕,直说“嘎(怎)不累呢,平时就我和老伴在干,儿子有时也来帮忙”。养殖场空地堆放着打好捆的麦秸秆方垛,现在,秸秆禁烧,这对于他和黄牛来说,也是个好事情。眼见得能仁乡黄牛饲养得如此这般受看,我心想,今年过年,该找粉丝妹妹多买几斤才是。
采风车辆冲上能仁地界的最高峰,山顶是个果园。摘桃过了季节,摘苹果时机还未成熟,但是居高临下看风景正当其时。山阳平地上风光真是好,田畴铺展,光线普照,非常适合俯瞰。能仁凉亭村和邻县赵拐村历历在目,两个村子都是粉墙黑瓦的样子。一道小山梁横陈在村子外面,上面有铁塔和电缆,电缆从两村穿过,并不分彼此。两地的玉米林和花生地绿意满满,一派农业的平和气氛,叫人完全不能想象当年空气中,曾经弥漫过火药味。两地本就是一地嘛,有什么说不好的?日子总该往好处走,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山下有一片水,清凌凌水面看起来能让光线打滑。这是丁王寺水库。两百四十多万立方库容虽然不大,但与东面、北面山体营造出了一个优美环境。远看就是个闺中娇容,很是养眼。乡里的张委员说,每晚都有好几百人来这里纳凉呢。丁王坝的旅游价值显而易见,早些年有人试图开发未果,现在,乡里正在谋划之中。
是要好好谋划一番。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自然是个重要任务,而从文旅角度入手,也是个不错选择。能仁乡的文旅资源,在我看来,有几个主题可做:一是水主题,就是围绕丁王寺水库,做农家休闲观光文章;二是山主题,能仁乡地理背景就是凤阳山的层峦叠嶂,山里文章大有可为;三是非遗主题,凉亭锣鼓是省级非遗,表演起来感染力强,乡土气息浓郁,特别适合旅游景区表演。我向乡里领导建议,自古就有侠女十三妹大破能仁寺的传说,可以借这个传说的知名度,组建一支女子锣鼓队,就叫十三妹锣鼓队,说不定是能打出名声的。
听说能仁乡还有一个石头村,石屋、石墙、石槽、石磨的,可以媲美县里有名的黄圩村,我还没去见过真容。想来,这又该是能仁乡的一个石头村文旅主题。
在黄桃干、红薯干加工厂转了转,又在碧根果园子里转了转,汗水已经把衣服浸湿几遭,心里倒美得很。以前多次听同学、朋友夸赞能仁山水,碍于交通不便,几次三番总是没有成行。此番是既领略风光,又了解食材,还留下再访的话引子。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于下一次深度认识能仁,我还是有所期待的。
那就希望他们干得越闹(厉)害越好吧。
能仁行
蒋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