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徽蒋林
安徽蒋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89
  • 关注人气:1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安徽省高考作文试写

(2014-06-26 08:51:50)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在江湖

2014安徽省高考作文试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这不是一个问题

蒋林

 

 

    首先应该明确,演员和编剧,是为了共同创作一件艺术作品而产生联系的。

    在此前提下,演员按照剧本的提示,去深刻体验角色;有的,甚至达到我即角色、合二为一的境界。优秀的演员会在这种真假难辨的境界中,出现惊人的表演;除了情绪的感染力大大得以增强,往往也会有意无意地改动了剧本的台词。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褒奖的。

    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呆头鹅演员会去全盘改动台词,因为那不符合生活的逻辑。

    编剧作为一件艺术品的早期设计者,最先需要通过一定的艺术考核;因此,编剧对获得相对认可的剧本,当然有一种天然的维护。他不希望演员和导演去擅自改动其中的台词;更不希望艺术创作之外的因素对剧本的不尊重。优秀的编剧会去主动汲取和吸收演员在表演时迸发出的艺术能量,也会认真揣摩演员在现场有意无意的改词。

    同样,至今也没看到一个编剧,会较真到演员在表演时一字不许走样。因为那也很矫情。

    所以说,演员和编剧之争,从实质上来说,是隔空喊话的口水战;这不是一个问题。

    首先,这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从演员宋丹丹在电视剧《美丽的契约》里大量修改台词,而引发的与编剧的“论战”,到大量编剧加入其中与宋丹丹对垒,这只是一个个案。并没有出现中国影视界的演员和编剧相互对峙、各不相让的两大阵营。

    其次,这只是一个尺度的问题。演员改动台词现象由来已久,从来没有一起案例可以证明这种现象会引发多大的编、演之间的矛盾。演员在表演时忘情投出,进入角色太深,会出现台词“偏差”,这是正常的现象;或者演员从“这一个”角色的整体感觉考虑,会觉得某些台词更替一下会更有效果,然后做了改动,这也是正常现象。这种分寸是可以把握的。

    第三,忽视了导演的因素。导演是“这一个”戏剧的灵魂,是剧本的平面“材料”立体化的建筑师。他对这件艺术品的宏观把握地位,使得他对参与创作的一切因素具有很大的取舍权。忽视了这么一个巨大的、有影响力的因素,而仅看编演之间的“抬杠”,没意思。

    把编演之间所谓的不同意见放大了炒作的,是某些媒体。

    实际上,在进行艺术合作的时候,没有谁能不持合作的态度而赢得尊重;能做到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就不存在编演之争,就不会在一个伪命题下,大家吵吵嚷嚷,一派无聊。

    更不会成为一个高考试题,降低了高考品格。

    (2014年6月7日下午十四时写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