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情戏反调 |
分类: 经典回味 |
为了天空蓝色的皮肤
这些年命运之门记得我的头颅
累累的创伤是义无返顾的撞击
我只说是女神额外赏赐的吻痕
因为 那暗色的表层后面
一次次泛涌我鲜红的诗歌
为了天空蓝色的皮肤滋润如初
我必须化至真的生命为至美的甘露
小草知道小鸟知道小小雨滴知道
那一条彩虹的横空的长贯
不过是我酣醉诗情的偶尔流露
生有何求你问天下的俗子凡夫
真实地活一次怎好牵挂魂归何处
不是有时空交错出的遥遥一隅吗
也罢 请听我的坦述——
诗神温柔的腋下是我仓皇的逃路
戏是什么
戏是让你自以为高明的东西
让你忍不住品头论足
却猛然觉察评述的恰是自己
或是让你痛快地哭一次
明知是假的哭得愈真
你那是哭谁哪
戏把生活的技术教给你
你也会演戏了
戏是禅吗
反调的事物
太阳晃晃
她的目光暗暗
热浪迎面
他的背影远远
汗水煮沸季节
心冷冷
蝉噪时
鸟语在唇上安睡
再翻相册
记忆消失于打开的一瞬
(原载《安徽青年报》1992年4月28日“湛蓝的星空”)
写了几年后,《安徽青年报》的周根苗老师认为我可以被他们的报纸推介了。当时,“湛蓝的星空”是一个在年轻的诗歌写作者眼里地位很高的栏目。当时各地的“青年报”都很有影响力。事情的经过是:我把自己的这几首诗寄给了“周根苗老师”;周老师很快回信,要我再寄照片和“诗的自白”;再寄后不久,第四十五期“湛蓝的星空”就配照片、自白(小传)发表了我的诗作。责任编辑是赵清(多年没有写编来往了,您在哪里啊)。此后,我收到了几百封读者来信。有一个素昧平生的学生,她甚至因为这几首诗,每年都在我生日的前夕给我寄来贺卡,十几年不断,让我体会一个诗者被关注着、被爱着,那是多么暖心的事情。其实,这几首诗,并未在艺术上达到多高的境界,只是由于媒体的推举而突出,却形成反响。由此可见,诗歌写作以及一切先锋艺术的实践者,自己无功利地走在社会的边缘,又适时受到社会的凝望,这种状态,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而写作,仅仅是为了净化心灵,“为了天空蓝色的皮肤”。
前一篇:那一抹芬芳的《诸子魂》
后一篇:《理解广东音乐》的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