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时的《青年诗人》

(2007-03-29 19:35:11)
标签:

青年诗人

回望

语言训练

分类: 经典回味
青年诗人
 
 
不再飘然潇洒不再廉价地装饰城市的门面
被旋转的霹雳风甩回小阁楼反刍面壁如神
那支鹅毛软笔已在干裂的断层磨秃了思想
今天的画卷呼唤着派克和狼毫的翩翩降临
我们——纵身扎进生活溅出湿淋淋的意象
我们——栖居野山猎取真实的哭声和笑声
哭时双眼激涌出的热泪就是那长江和黄河
笑时表情的每个瞬间都是极生动的龙图腾
或者一片树叶的凋落也会砸痛思辩的神经
或者偶然一瞬竟能刻入心灵之树成为永恒
此生暗淡只因诗的使命潜行于生命的脉络
此生辉煌又因每圈年轮都诱发于太阳原身
流浪啊流浪仿佛西游路上取经的苦行圣僧
歌唱啊歌唱毅然踏响汉文化的凝重和深沉
佩戴给我们头颅的是桂冠还是枷锁呢——
我们肩着耻辱和荣誉敲响未来世纪的钟声
(原载《安徽工人报》1988年11月8日“风采杯”文学大赛专版)
 
 
 
那时,做一个诗人是光荣的。好象整个八十年代都弥漫着文艺的气息,从六、七十年代沉闷的社会生活中走出来,人们似乎感到了什么叫做扬眉吐气。每一个领域都迎来了春天。文学,像罂粟一样,积极地影响着各色人等。在这个适合青春张扬的领域,能够“啊”一声,是多么惬意。我在愈来愈多的文学活动中看到了愈来愈多的青年诗人。受感染并“纵身扎入”,是我义无返顾的选择。当然必须承认,在浪潮中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情况是存在的。伪诗人和功利主义分子比比皆是。“上厕所都能碰到诗人”、“从楼上随便扔一块石子,砸着谁谁肯定就是诗人”等等尖刻的话,听起来固然刺耳,却也不无几分道理。但是无论如何,诗人这个站在人类文化前沿的形象,对从禁锢中走出来的中国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是毋庸质疑的。而“青年诗人”更是有着明星一样的光环——他们似乎藐视一切、无所不能;他们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绝对超凡脱俗;他们特立独行的日常生活、莫名其妙的喜怒哀乐,像致幻剂一样,诱惑着正在如饥似渴地捧读着包括诗歌在内的精神食粮的人们。青年诗人,犹如天之骄子。我记得,当我的第一首诗发表和第一本诗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出版的时候,与我有关的人的反应是令人虚荣心得到满足和难忘的。不知不觉,我把这个“自己所在的”群体当作了审视的对象。《青年诗人》就这样写出来了。现在,在回望中,我对这次写作很满意:整齐的行数极大地训练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使得诗愈来愈像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