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所不知道的颐和园——福山寿海一只龟

(2007-11-25 20:23:11)
标签:

人文/历史

李宝臣

白明

高大伟

颐和园

民间传说

十七孔桥

福山寿海

解密

你所不知道的颐和园——福山寿海一只龟

关于颐和园的传说数也数不清,不过说到流传最广、争议最大的就要数万寿山和昆明湖的造型了。

你所不知道的颐和园——福山寿海一只龟

相传在清代乾隆年间,皇帝为其母皇太后庆祝60大寿,要求重新修建园林,命雷廷昌负责修建。但皇上要求在园子里体现 “福、禄、寿”三个字,要设计出让皇上满意的效果图可不是那么简单,他正在为设计形状发愁时,一位老者突然造访。

好客的雷家邀请老者住了一宿,当老者次日离开时,从兜里拿出一个寿桃,放在了桌子 上。这时候,突然有只蝙蝠恰好落在寿桃旁边,在桌子周围上下飞翔,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引起了雷廷昌的思考。雷廷昌一拍脑门,回屋铺开图纸,写下“桃山水泊,仙蝠捧寿”八个字, 就把昆明湖设计成了一个寿桃形状,万寿山设计成了一只蝙蝠。

这本是一组构思巧妙的布局,不过您要是从高处看去会发现,在这福山寿海之中还趴着一只伸着脖子的大乌龟,这又是为什么呢?

据说当年有个木匠叫雷发达,心灵手巧,替皇亲国戚盖过不少漂亮的房子。于是,皇上就把修颐和园的事交给了雷发达,让他当了工匠头。凡是手艺人都有个讲究,总愿意自己做出的活不仅自己满意,还得别人也伸大拇哥。雷发达接了圣旨就一通紧忙乎,没白天没黑夜地干,连回家的工夫都没有。

一晃就是几年,旱地上的活都差不多了,这时候雷发达家里来人说他六岁的独生儿子生病,有一个多月了,让雷发达回去瞧瞧,如果实在回不去,就带点钱回去,好给孩子瞧病。雷发达一听脑袋就大了,心急火燎地去找管工的官儿请假。管工的不准,说雷发达是工匠头,不在这儿顶着,出了差错怎么办?雷发达为了儿子还是苦苦哀求,最后请求准一个时辰的假,管工的还是两个字:“不准!”雷发达没法子了,就请预支点工钱;就这样也不行,管工的说:“从来没人破过这个例,你雷发达有几个脑袋!”只有一个脑袋的雷发达只好耷拉着脑袋回了工地。没过十天,传来凶信,孩子死了,奶奶疼孙子,老病复发也去世了。雷发达这个哭啊,大家劝都劝不住。到了夜里,雷发达不哭了,瞪着两眼望着窝棚顶发呆。自己十岁学徒,十七岁进北京,到如今四十多岁了,为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修造了大大小小、没数的阴宅、阳宅,除了凭本事得了个“赛鲁班”的外号,又落着了什么呢?现在,为了给皇上他妈祝寿,自己却死了老娘,没了独生儿子,不给他们干了!想一跑了事,再一想,这园子盖着半截,我跑了能轻易饶我吗?而且我真的一走,这些工匠兄弟还不得跟着遭殃?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该修昆明湖中的南湖岛了,乾隆是想拿南湖岛比做蓬莱仙岛,用它正对着给皇太后祝寿的排云殿,就好比神仙也来朝拜皇太后,皇太后一定可以长生不老。雷发达带着一肚子气,把南湖岛给修成了个无头无尾、肢体不全的大乌龟。意思是说,你们活得再长也是个千年王八万年龟。南湖岛修好了,雷发达看了看,觉得不显眼,就又加了座十七孔桥,桥东边修了个八方亭,这一下子,南湖岛就成了个伸长脖子的大王八了。因为王八头紧冲着颐和园的围墙,头前什么都没有,还是个什么都吃不着的饿王八。

颐和园建成了。乾隆高高兴兴进园子查看。他走到这儿点点头,走到那儿咧咧嘴,觉得称心如意,他想要的园林景致都有了。登上佛香阁往昆明湖里一瞧,东、西长堤象卧波的长虹,加上玉泉山、西山的景,让人觉得颐和园无边无际,心地开阔,心情舒畅。乾隆把目光移到南湖岛和十七孔桥的时候,脸色立时沉下来,自己想要的是蓬莱仙岛,怎么跟个大王八似的趴在昆明湖里?这成何体统!他怒气冲冲地叫来雷发达,问他修的是什么。雷发达说是按圣旨修的蓬莱仙岛。乾隆说:“你瞧瞧你修的象个什么?”雷发达说:“启禀万岁,我要的就是这个样子!”乾隆一听,气得脑门冒火,大喊推出去砍了!雷发达说:“圣上先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再砍也不晚。”乾隆一向吹嘘自己是圣明君主,听雷发达这样一说,当着文武官员的面,只好让他说。雷发达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读的书比我多得多,我是根据两个典故修成的。魏武帝曹操有篇《龟虽寿》,里边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远古的时候,女娲补天,曾经把驮着大地的鳌鱼的腿砍下来当柱子支住要塌的天。我修的南湖岛既是蓬莱仙岛,又是寿龟和鳌鱼啊!”乾隆听完雷发达的话满心高兴,说:“想不到你还懂这么多!难得你一片苦心,我错怪你了。来人,赏他黄金百两、彩缎十匹,回家去吧!” 雷发达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乐。从此以后,皇家的御园里就有了一组发泄穷苦大众仇恨的象形建筑。

这就是福山寿海一只龟的传说。11月27日19:40,BTV—3《科教观察》邀请历史学家、颐和园专家与您一同走进颐和园,为您讲述一个您所不知道的颐和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