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窥探一个国家地方的人文民情,造访当地的“农贸市场”是一个以小见大的方式。南澳的首府,阿得莱德市的中央市场(Central
Market),属全城的旺地之一,号称是南半球最大的生鲜市集,每逢开放,当地人加上游客,如同中国的赶集一样,都兴奋地跑去那里大买小吃。这里标的菜价,币种是澳元,(目前,1澳元约合6.4人民币,)单位是公斤,明码标价,没有还价一说。
所有的国家都一样,“农贸市场”历来就是关乎大众民生的,承载着社会的就业和百姓的消费,其功能和影响深远。管理一个城市的“菜篮子”,最主要的,是看“菜篮子”的价格合适不?这里是享受口福的好地方,没啥好拍,看看物价吧,几乎全是盲拍,设备:尼康D3加14-24mmf2.8。

P1 土豆“洗”的很是干净呀?原来是机洗冲洗加工而致。
P2

P3

P4

P5 西瓜在这里,也可以论瓣卖的。

P6

P7
留意到,华人摊主,在这里至少有三成。
种菜卖菜,同时也造福了华人。有资料说:现定居南澳的广东高要籍人数千,他们的祖辈大多是从1856年至晚清期间被“卖猪仔”到澳洲谋生的。以前由于语言和资金的关系,他们大多数人只能以种菜为生。而现在,不少人开起酒家和工厂,从事房地产经纪、律师等行当。
开始,南澳的的菜园大部分由欧洲移民耕种,后来,凭着华人独有的勤劳和种菜经验,既种植欧洲移民喜欢的蔬菜,还大量引种新的品种,逐渐有了自己的菜园和菜市场的摊位。

P8

P9
华人在澳洲种菜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澳洲的菜农,主要都是亚裔人士,除华人外,还有一些是柬埔寨和越南人。
现在南澳的菜农生产,都实现了机械化,每个菜园都有一个或几个用于保鲜小型冷库,菜园都用拖拉机犁地碎土,淋水施肥都有自动喷灌系统。他们都有货车叉车来装卸和运输。而这些,在1988年以前,还是难以想像的。
澳洲地阔人稀,方圆几十公里只有几个农场和菜园,每个农场只有几个打工仔,除了看电视几乎没有什么娱乐,寂寞得很。幸好澳洲的电话费便宜,10澳元可以拨打国际长途1000多分钟,想家人和朋友了,就打电话。
在澳洲种菜,生活枯燥,但是赚钱多。每个礼拜出一次“粮”(工钱),一个月扣税后可赚2000多澳元,相当于人民币1.2万多(给误写成12万,对不起读者了。)。他们在澳大利亚种菜4年,每人都能带回40多万人民币,他们有的拿这些钱在自己的国内家乡盖起了小洋楼,有的做起生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P10

P11 大门外看市场,其实是出来过烟瘾的,中间的铁柱子上,有烟缸。

P12

P13
拿中国白菜来说,据调查,全澳大利亚有大约700家农场在种植中国白菜,中国白菜的市场销售总额在2010年就超过一亿澳元。其中大多是澳洲国内市场。
澳洲华人蔬菜种植的扩大,其原因首先是澳洲的中国移民数量不断地增加,他们的蔬菜消耗量很大。其次,是中国烹饪对澳洲的影响。在澳洲,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喜欢上了中国菜,从而扩大了蔬菜的市场需求。

P14

P15 茄子6块1公斤,柿子椒4块1公斤。

P16

P17

P18

P19 这小辣椒的价钱不菲。

P20 也有搓堆儿买的,一袋一块钱。

P21 搓堆儿买的,一袋三块钱。

P22 西红柿,小8块钱1公斤。

P23 这种微型小包菜,国内我没见过。

P24 大厨是俄国老太太,其余都是华人。

P25
在这里,可以看任何你想了解的产品价格。100多年的历史,规模不可小觑,货品包罗万有,是阿得莱德人的骄傲,数百个摊位,数十种美食,便宜新鲜,人人爱来。阿得莱德市里大多的餐馆主厨,都喜欢在这里采购食材。

P26

P27

P28 卖肉的摊位,这里称为“屠户”。

P29

P30

P31 德国老太太摊主。

P32 俄国的美女摊主。

P33

P34

P35 菜之外的货品。

P36
望进去都是小摊,摆的是生鲜肉类,蔬菜瓜果。移民精髓都凝聚在吃喝上,德国香肠,俄罗斯面包,意大利咖啡,英国的早午茶……南澳“民以食为天”的特色,统统在此体现出来。
中央市场是1869年由德国移民创立,此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陆续把家乡的精致美食带入场,形成了绚丽多彩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聚集地。市场内熙熙攘攘,热闹繁忙,出售着品类繁多的新鲜水果,蔬菜,干酪,海鲜,欧式肉制品和有机产品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美食家和这里的120万市民。每个摊位,似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令人回味。

P37

P38

P39 即买即食。

P40 门口的买艺人。
中央市场,邻近中国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到位。市场内的摊位及商家,除了贩卖生鲜鱼肉及蔬果的之外,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奶酪、甜点、面包、核果以及肉类加工品。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优质的农畜产品皆来自于南澳洲省各个城乡地区,俨然成为南澳高质量味美食材的集散地。
中央市场在高戈街的起始处,希尔顿酒店旁边,正对着维多利亚广场,许多外地来的游客总喜欢在拥有百年历史的的建筑物里浏览,拍照,采购,亲身体验那热闹的纷围。体验当地人的美食生活。
还有照相器材摊位,基本是二手货,胶片机用的老东西居多,我们驻足这里的时间最长,同行人盯住了一个独脚架,让我给止住了,最终没淘到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