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长河寻旧连环:五塔寺

(2010-12-13 22:22:23)
标签:

共乐壶天

北京长河

颐和园昆玉河

西直门高粱桥河

五塔寺

分类: 北京敢情

    出于自命题而拍,温故知新的兴致,意图拍一组系列‘小人书’,寻寻当年的景象,陆续把长河沿岸的文化遗存给留住,由一条历史水道,串连成北京的“清明上河图”,近二年时间已经过去,零敲碎打偷闲完成了北展后湖至万寿寺3公里段,本组画说五塔寺。

    从颐和园昆玉河到西直门的高粱桥的河系,历史上叫长河。查书翻档,一说,明清时期从万寿寺开始至高梁桥,南北两侧有40余处寺院,可谓“寺庙一条街”,还有一说:明清两代为了镇住长河这条水龙,曾先后在长河沿岸修了大大小小的寺庙108座。

    长河的河道,是清代在辽代古高粱河的日漕上人工挖掘的。是封建皇族去京西的水路通道,明清年间就有“天坛看松、长河看柳”之说。长河昆明湖至北展后湖段,全长9公里,沿岸有颐和园(码头),长河湾(码头),万寿寺(码头),紫御湾(码头)仿古建筑群及船闸,紫竹院,动物园,麦钟桥遗址,广源闸,五塔寺,高梁桥等古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

    五塔寺坐落在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首体北面的长河北岸,一处僻静之地,隐秘着一座砖砌金刚座基台,上矗立五个石塔的寺庙。要是去动物园,前门是没地方停车的,车停这里倒是很方便了。出了五塔寺就可以进了动物园的北门。

    五塔寺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真觉寺。为雍正皇帝“胤禛”名讳,更名大正觉寺。因寺内建有五塔,故俗称五塔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6个著名的“五塔寺”之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据史书记载,明永乐初年,印度僧人班迪达自西域来京,向明成祖朱棣呈献了五尊金佛和印度式“佛陀伽耶塔”,即金刚宝座的规式。明成祖与他谈经论法十分投机,封他为大国师,授予金印,并赐地于西关(今西直门)外长河北岸,为之建寺。

    清王朝建立后,乾隆为给其母做寿,曾两次重修五塔寺。乾隆二十六年是当朝皇太后七十大寿,五塔寺作为祝寿的主要场所之一又进行了全面修葺,并请来一千名喇嘛念经,各国使臣都进贡了寿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当时热闹繁华的情景被绘制在一幅彩图中。图画再现了五塔寺当年的全貌:南临长河,南北向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金刚宝座、毗卢殿、后大殿,东西分别列钟豉褛、廊庑配殿等大小二百馀间旁屋。头戴红顶花翎的大臣们奔波于殿前塔后。寺内主要建筑屋顶全部换上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碧辉煌,显示出皇家寺院的威严气势。

    八国联军侵华,寺院荡然无存,唯塔幸存。这种类型的塔,现全国仅存6座:3座在北京,即五塔寺,碧云寺和黄寺各一座;另外3座: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在云南昆明妙莲寺;一在河北正定广惠寺;其中,推北京五塔寺最为精美。

    自清朝后期,五塔寺逐渐衰落,到民国初年仅剩一塔立于瓦砾中。北平市政府于1937年对五塔寺进行了简单修缮,增添了院墙门楼及门楼两侧六间南房,院内圈地30亩。

    解放后,政府部门对这一古老精美的佛教建筑多次进行维修,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使宝塔塔基下沉,后部开裂,1979年较全面地对古塔进行了修缮,1982年对外开放。

    五塔寺里有两棵非常大的银杏树,与古塔同龄,至今郁郁葱葱、果实紧累。在寺里想找个角度同时拍到五个塔,还不大容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金刚宝座塔的宝座和石塔,五方佛,五层石,为什么都是五?

    那是对应佛教中的五方佛来的。佛教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佛教中,宝座和五塔各有由来和讲究。佛经上说金刚有五方五界:佛部(中),金刚部(东),宝部(南),莲花部(西),羯摩部(北)。

    每部有五方主佛:中为毗卢遮那佛,东为阿闲佛,南为宝生佛,西为阿弥陀佛,北为不空成就佛。佛又有五方宝座,即动物坐骑:大曰狮了座,阿閦象座,宝生马座,阿弥陀孔雀座,不空成就迦楼罗金翅鸟王座,所以五塔寺金刚宝塔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四周都有狮子、象、马、孔雀、金翅鸟王等五种动物形象的雕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0

    在宝座和五塔的须弥座上密布着佛足迹,佛像,五佛宝座,八宝金刚杵,菩提树,法轮,花瓶,天王,罗汉,梵文,卷草等,这些内容大多属藏传佛教题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3

 

   寺内开辟了“金刚宝座塔资料室”和“中国古塔图片室”,还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7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使用的建筑材料是砖和青石,内部砖砌,外表甃石。其建筑外形可分为下层宝座和上层五塔两部分。宝座最下层是高1.78米的须弥座,由下而上分为圭脚,下枋,束腰,仰莲,上枋等几个部分,外表周匝刻有梵文,佛像,法器等花纹,梵文内容除佛经外,还记述有关建塔事迹。

    须弥座至宝座顶分作五层,每层挑出石刻短檐,檐头刻成椽子,满头和滴水,每层四周刻佛龛,龛内各刻有坐佛一尊。龛与龛之间及转角处刻有花瓶式柱子,柱头刻有一斗三升斗拱,用以承托枋和檩,宝座外形的装饰材料均为青白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9

    宝座塔的宝座为7.7米的高台,系砖和汉白玉砌成,分6层,逐层由下而上收进0.5米,外观庄重。最下一层为须弥座,其上5层;每层是一排佛龛,每个佛龛内刻佛坐像一尊。

    宝座塔的顶上平台,分列方形密檐式石塔5座:中央大塔13层,高约8米,象征毗卢遮那佛;四角小塔各11层,高约7米许,5塔所象征的佛称五方佛。各塔均由上千块预先凿刻好的石块拼装而成。

    宝座南北正中辟券门,塔内有石阶44级,盘旋而上的盘梯可通宝座顶的罩亭内,通向宝座上层平台。台上还盖有下方上圆琉璃罩。塔座和塔身遍刻佛像、梵文和宗教装饰。中央大塔刻一双佛足迹,意为“佛迹遍天下”。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2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在我国同类的十余座塔中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的年代较早,样式最秀美,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

    宝座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8.6O米,东西宽15.73米,南北立面各有一方形塔柱,塔柱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小佛龛,龛内原有佛像早已遗失。宝座的建筑外形顶部比基础收进约半米,宝座比台基高约15倍,给人以稳固,高大,庄重的感觉。

    五塔寺大门内,有个‘今风古韵’,是一家叫北京合源投资公司开办的。旗下的今风古韵项目已有五处:今风古韵白塔寺公馆;今风古韵五塔寺御所;今风古韵承恩寺俱乐部和今风古韵松山度假村。

    我绘的“专利”,根据刘秀晨北京的新“清明上河图”示意,红线所标的,就是今日的长河。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长河沿岸的文化遗存,由一条优美的绿色水道串连成了北京最典型的文化风景长廊,这激动人心的描绘,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刘秀晨07年的建言:把五塔寺、畅观楼、福荫紫竹院、广源桥、苏州街、延庆寺、万寿寺,用长河串联起来,建设北京的新“清明上河图”。

    老先生曾任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分管过如昆明湖清淤、玉渊潭樱花园、天坛修复坛墙、香山修复勤政殿、碧云寺罗汉堂、植物园大温室等等,有足够的言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