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澳洲当战士:军鸭和飞镖

(2010-09-08 18:59:37)
标签:

共乐壶天

澳洲热带雨林

土著人

二战军鸭

旅游

分类: 海外手札

    颇有点儿战地记者的味道,在库兰达当了一回战士:乘坐有70年历史的二战军鸭(Army Duck),穿插与热带雨林。那里的老板有眼光,收购了二战时期美军用的水陆两栖车,整修改造出了12台,变成现在看到的园区战车,它的原型车是1942年美国生产,用于雨林作战的。

    在凯恩斯的东北,土著人的库兰达村寨就淹没在雨林中,这里林木高达四五十米,紧紧靠在一起形成一个截断阳光的遮罩,阳光只能从林木的空隙中钻进的几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在发动机突突的响声和颠簸中前行,强烈阳光穿过密密的树冠层透出柔和的光,路上,不经意间抬头就能看见某个树上巨大的白蚁窝,偶尔有五彩斑斓的蝴蝶停留在鲜艳的红花上,或者不远处高挑的火鸡噔噔地在林间奔跑,许多枝枝蔓蔓的植物缠绕在高大的桉树上,盘根错节。或许他们已经这样攀附了几十万年的历史。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由于这款战车的设计过于笨重,速度也相对太慢,因此二战后这款车很快就被淘汰。路过一个岔路口,选择了走水路。加大马达,轰轰地开进水中,似乎要开始探险,车速明显比在陆路上慢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树枝横在水面,水浑浊且急,这个周身迷彩的颜色,满是车轮的Army Duck不亏身经百战,带着我们在水中“艰难”周游之后,终于拐道上了陆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地上的植物格外的茂盛,很难插脚。林中的湿气很大,战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的行驶,一会进入深谷,一会进入水中。从热带雨林出来,与土著人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参观他们的住屋,用具,乐器和他们一起甩飞镖打鸟。看他们准确度的投掷标枪,土著人的男人都是古铜色皮肤,卷发厚唇,大眼光脚,不着上装。隐私部位只用一个很小的短裤遮挡,外面挂着草帘,目前,镇上的居民80%依然是土著人。

    土著人的标枪,飞来去(一种捕捉猎物的回力标)表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大约在两万年前,土著人就已经生活在澳洲各种各样的环境里。澳洲是块“幸运的土地”,在条件好的湿润地区和沿海,一个土著人只要一个小时就能获取足够一天的食物。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容易得到的富足,澳洲土著人始终没有跨出人类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步,即从猎人和采集者变为牧人和农夫。

  当欧洲人200多年前到达澳洲时,土著的人口估计至少在30万以上,土著人始终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用来“集会”,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澳洲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土著人的岩画、壁画,那些流畅的线条、图案和生动的人物、动物极具特色。他们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有大量口头留传的神话故事和关于祖先的传说,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土著人的原始宗教。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20世纪的90年代,政府深感不平等对待土著人的错误,还权于土著人,给予他们较优厚的待遇,至今的土著人已是混血的土著人了,文化语言生活都融入了文明社会。

    澳洲土著人除了皮肤黝黑,扁鼻曲发,明显特征是喜爱到处画画,喜爱唱歌,喜爱土著传统乐器迪吉里杜管,低沉悠远的呜呜声,当然,“遁迹追踪”的绝技更是澳洲土著人的骄傲。这个绝活儿是同大自然搏斗时为了自己能够生存繁衍下去,在实践中日积月累得到的功夫。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

    乘坐战车或穿梭于浓密的丛林之中,欣赏那湖光美景以及远处时而浮出水面的咸水鳄。林中特有的动植物,带刺的,剧毒的,含水的,药用的,可吃的,林中的动物很多,人在雨林中很难生存。看到的是蜥蜴、小龟、小鸟,它们都藏在林中,保护色几乎与树林一样,看不出来。

    如果说在凯恩斯观赏当地土著人表演神秘歌舞之后令人感到的是惊奇,那么面对热带雨森林,会和许多人一样,被这部博大精深的植物字典所震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 在树干上寄生了白蚁窝而被白蚁逐渐蛀空树心。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路边一个颜色漂亮的长藤,这个东西有毒,本身没有什么特殊地方,叶子象桃子一样,但其毒汁极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5

    道路两旁那随处散发着郁郁清香的各色小花,无不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所谓热带雨林,是由于森林里植物生长茂密阳光完全被隔挡在林外,森林里非常潮湿,适合于菌类植物及其一些分解植物生长,天长日久形成了热带雨林。

    凯恩斯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千奇百怪,其中95%尚未被考证出来。有三种植物爱尔贡、篮形羊齿科植物和兰花同在一种植物身上一起生长而相安无事,已同生同长百年的共生树;有枝叶形如团扇,树龄可达300多年的昆士兰扇形棕榈树;有在树干上寄生了白蚁窝而被白蚁逐渐蛀空树心;土著人用来做标枪、飞来去(一种捕捉猎物的回力标)和滴珠丽都(土著人的一种乐器)的黑魁树;有树种生长在恐龙时代长达上亿年历史,其嫩枝可以佐餐食用的挲椤树,土著人熟悉并懂得保护大自然,通常在食用它时至少要留下一个嫩枝而不全吃光,因此使这一古老树种延续至今;有自身攀附在其它植物身上、既向上也向下生长的、内涵70%的水分的藤类植物;有叶子两边形如锯齿、可以用来作剃须刀的带状羊齿科植物;有由风或者鸟带来种子落在其它植物身上后生出根部然后从上往下长的寄生无花果树也叫藤缠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美军使用两栖装甲战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将海军部队从船坞登陆舰上安全运送到海岸,两栖战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抵制机枪炮弹的打击。二战中美国的军用吉普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吉普车只能运输少量士兵和货物,无法真正做到“跋山涉水”。美军中倒是真有一些水陆兼修的“骡子”,这便是独特的军用水陆两栖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0

    美军很早就认识到了军用水陆两栖车的重要性:早在1941年3月开始生产军用吉普车时,他们就启动了一个名为“QMC-4 1/4吨两栖车辆”的军用两栖车研发项目,军用车辆的专业生产厂家马尔蒙-赫灵顿公司(Marmon-Herrington)和斯帕克曼&斯蒂芬斯(Sparkman & Stephens)船舶制造厂以及福特汽车公司联手,希望以陆上使用的1/4吨车辆为基础开发出一种水陆两栖型军用运输车。按照军方的要求,新型两栖运输车应该赶在1942年9、10月以前投入使用,因为那是美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预定时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1 

    说库兰达最早作为一个火车站始建于1850年。由于当时砍伐业和采矿业是当地主要的工业,库兰达成为当时该地区唯一的交通枢纽。而眼前的库兰达,显然已经褪去最初钝钝的工业色彩,泛出娴静清幽之光,透着古老鲜活之气。整个小镇掩映在风景优美的热带雨林之中。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3

    四周望去,满是绿色。琳琅满目的商铺在兜售着各类澳洲特色纪念品如鳄鱼皮革制品、考拉和袋鼠玩偶等,或粗或细的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和或大或小回力镖(Boomerang)上,彩绘着看不懂的土著符号,古老而神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