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悉尼:似帆似贝歌剧院

(2010-08-21 20:17:32)
标签:

共乐壶天

悉尼歌剧院

旅游

摄影

分类: 海外手札

    很难想象没有歌剧院的悉尼,50多年前的设计,如今看来还是那么时尚。而且远近高低各不同,无论望眼哪个角度,造型都不一样,它的造型是由两组立体的贝壳组成,像一组风帆飘在海上。不论在哪个角度看,独特的造型、乳白的颜色在海水和阳光的衬托下,都显得格外和谐壮观,从上午10点到午夜,在不同的时间,角度,高度来拍摄它,关联的是洁白的建筑与蓝天和星空。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6#

    歌剧院座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河边,屋顶是白色的形状犹如贝壳。当然,歌剧院还是远眺的效果最佳,近看,是无法体会那似帆似贝造型的独特神韵。

    1959年悉尼市政府向世界招标建造歌剧院,丹麦设计师约隆的方案被采纳,约隆的设计灵感来自悉尼湾上的风帆,理念大胆,造型前卫,但在施工时因无前例可循而困难重重,建筑过程中由于成本扶摇直上,政府不得不对原稿进行改动,最后约隆十分不满,愤然中途辞职,只得由几位澳洲本土的设计师接着去完成,导致歌剧院建筑风格内外的不大一致,外面造型的独特与里面舞台设计的古板形成了很鲜明强烈的对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8#

    悉尼歌剧院最能代表澳洲的建筑,在外貌上像是数个巨大的贝壳向后张开,又像是张满的白色风帆。近距离观看,才感觉到了美丽和别具一格,像一组扬起的风帆航行在海上,又像是一簇洁白的莲花盛开在港湾,还像是晶莹的贝壳矗立在海滩上。设计者丹麦人J·伍重太有才了,在233个方案中脱颖而出。88258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包括大音乐厅、歌剧厅、剧场和小音乐厅,还设有排演厅、接待厅、展览厅、录音厅,同时容纳6000多人在里面活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9# 帆船的造型,是从一个球面上截取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1# 

     当年,设计师约隆的草图。据说,1959年澳洲向世界征集剧院的设计方案,在230份初选标书中,多是方方正正的传统设计,评委会的主管就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案。工作人员把一份扔到纸篓里的草图找出来,这就是约隆设计的贝壳剧院,这个方案打动了评委,被判死刑的伟大作品死而复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2# 

     歌剧院1959年开始设计,由于是填海而造,费工费时,前后用了14年的时间,花费了澳洲人民1亿多美金。终于在1973年正式落成,歌剧院共有大小5个厅,可坐5000多人,最大的一个厅可容纳1700多名观众,启用时,英国女王亲自来澳洲为它剪彩,当时上演的歌剧是“战争与和平”,中国的歌手宋祖英,也在2002年在那里举办过音乐会。

    歌剧院包括音乐厅、歌剧厅、戏剧厅以及剧场等大厅,每年可接待200万人次以上的观众,还吸引20万以上的游客前来参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3#

    澳大利亚人民的音乐修养水平很高,帕瓦罗蒂何时来过,卡雷拉斯来过几次,他们都能屈指可数,到剧院看演出的人们与其它国家不同,可着便装,可穿T恤,甚至也可短裤。

    歌剧院建在一座很高的混凝上平台上。门前大台阶宽90米,桃红色花岗石铺面。据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室外水泥阶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7#

    可以清晰看到蛋壳上的细细的羽纹,非常之美。歌剧院的外壳,看过才知道是米黄色的瓷砖,它居然带有自洁的功能,这奇异的瓷砖让歌剧院建成30多年来从来不用人工清洗,只要有雨水,就自然能冲刷干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8#

    歌剧院的设计很有道理:陡峭光滑的外表贴上亚光的瓷砖,使这里成群的海鸥无法着落,也就没有了鸟粪,否则不堪设想。建筑外表的尘土,一经雨水,很容易冲掉,省去了擦洗,可永保洁凈,真是想得长远,一劳永逸。

    音乐厅大到厅顶和墙壁都用带声学反射度的木料来建,小到每个座椅的材质必须做到满座和虚位同样产生良好的声学效果。演奏台顶部有很多塑料的圆环,就是为了根据不同乐器的演奏,上下移动调整声音的反射,消除回声。内部有许多地方是用法国进口的玻璃所镶嵌上的,配上澳洲独有的建材材料,其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马亚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

    悉尼歌剧院是悉尼的灵魂。很难想象没有歌剧院的悉尼还能给世人留下什么更深的印象,虽说为了建这个中看不中用的歌剧院,澳洲人民花了1亿多澳元,相信任何人都是抵御不了她的惊艳的。50多年前的设计,如今看来还是那么时尚,且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忘去,歌剧院的造型都是不一样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1#

     除了用作观光、演出歌剧、芭蕾舞剧、以及音乐会之外,歌剧院还是澳大利亚歌剧团、戏剧团和交响乐团的所在地。歌剧院由新南威尔士文化部的子机构——歌剧院管委会管理。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4#

    谈起剧院坐椅,是特殊订做的,每把造价约1000美元,当人站起时毫无声息,澳大利亚人酷爱欣赏音乐会,朋友告知,全国有八个专业交响乐团,1300多个博物馆,收集保存着澳大利亚的文化遗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7#

     悉尼歌剧院,也许称得上是澳大利亚最具特色的城市地标。贝壳成了全世界壮观的建筑之一。走进歌剧院的内部时,感觉它还是落伍了,与我们的国家大剧院已经无法相比。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38# 

    浮现于悉尼港的歌剧院,风景如诗如画。歌剧院上数以万计的白色瓷砖,如同白色风帆一般,在这三面环海的位置上,人们总是要为这壮丽的艺术品感动。到悉尼必去歌剧院几成定律,地标性建筑的意义就在于此。

    音乐厅也是声学造诣的顶峰,大到厅顶和墙壁都需要一定声学反射度的木料来建设,小到每个座椅的材质必须做到满座和虚位同样产生良好的声学效果。演奏台顶部有很多塑料的圆环,就是为了根据不同乐器的演奏,上下移动调整声音的反射,消除回声。 

    贝壳仍然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据说,约隆辞职后再也没来过悉尼,即使女王请他参加揭幕式也被谢绝,设计者约隆该是08年在丹麦去世了,享年九十岁,遗憾的事情。

悉尼:似帆似贝歌剧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