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2009-11-11 20:27:40)
标签:

共乐壶天

南窖水峪村

古碾

吉尼斯

石碾收藏之最

分类: 北京敢情

    北京房山有几个水峪村?查到了4个:大安山乡水峪村, 阎村镇水峪村, 坨里镇水峪村,最有名气的,自然是南窖乡的水峪村。南窖水峪村之所以被称为古村,主要是它的古碾、古宅、古中幡。

    房山区以外,北京其它区县有几个水峪村?查到了5个:怀柔九渡河镇西水峪村,平谷金海湖镇水峪村,密云云蒙山的小水峪村,延庆八达岭镇帮水峪村,昌平长陵镇东水峪村。结论:北京共有9个水峪村。去了能让你满村找碾的南窖水峪:村口有路挡,买路钱20元。

    水峪村挖掘收藏的百盘石碾,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石碾收藏世界之最”的证书,成为水峪村的一个看点。 

    据说全村共有128盘石碾散落的不同的角落,石碾大都是道光、光绪年间所造,它们当中有的还在被使用。这些石碾的作用不尽相同,有榨油的,有磨粮食的。这里曾经是北京通往山西的古商道驿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这些石碾正无声记录着当时生产,贸易的繁华。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4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5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6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7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8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9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0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1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2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3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4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5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6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7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8

 

    南窖水峪村之所以被称为古村,主要是它的古碾、古宅、古中幡。与爨底下,杨家峪一样,众多的摄者,将镜头集中在杨家院的内外,街屋和它们的守护人。

    从古槐上行,到达杨家台,杨家大院是村内最豪华的古建民居。北方风格,石砌而成,四进四出,蟠龙门岭,檐下石雕花卉簇拥。故主杨玉堂在外经商成功,成为村内首富。据说大院建于清乾隆年间,地形有如乐器萧,故称萧商院。可惜院内建筑已难见当年气魄。大门的样式似为民国建筑,院内的房屋还可见晚清风格。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19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0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1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2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3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4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5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6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7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8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29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0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1

 

    院内上房台阶上有一对门墩,大门边有一对石鼓。从造型到工艺,可称上品,现在的主人是在土改时分到的房子。时代围绕政治变迁,当年的主人早已不知去向。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2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3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4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5

    以杨家大院为代表的古宅是一座四进四出的院落,院里的老人都是八十多岁了。虽然破旧了,但从规模来看依稀可以想象昔日的繁华。让人感叹历史的脚步。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6

 

农家院,高高飘着的“杨”字旗,似乎告诉人们我在这里,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的故事...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7

 

南窖水峪村的村景:罗锅桥,娘娘庙和明清民居

    水峪村古民居建筑群位于该村东西两侧的山坡上,依山而建,呈八卦形排列,一条S型的青石砌成的古道贯穿全村,两侧共分布有100余套、600余间明清时期的四合院民居。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山村四合院民居建筑风格。

     所谓瓮门,实际是座过街楼。建于清乾隆年间,为石砌白灰灌浆结构。圈洞顶上曾建单间阁楼,内供佛龛神像。圈洞上镶一汉白玉石,上书“水宁”二字。山水大时,也可做为泻水通道。穿过翁门,更能感受到山村的宁静。街巷的左侧,有座娘娘庙。

    娘娘庙建于清康熙年间,内供九莲圣母,配殿供娘娘大轿。供奉早已成为历史,现存的是摇摇欲坠的殿堂,以及那棵粗壮的古银杏树。

    在水峪村,能充分体验出古人因地治宜的智慧。合理利用地形,充分利用土地。在街巷的拐角处,大多建有弧形房屋。那棵古槐,粗壮挺拔据说已有600年历史。古槐枝干斑驳,老态龙钟。另一侧可见早已中空,600年历史只会多不会少。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8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39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40

 

上了吉尼斯的水峪:满村尽是古石碾 P41 

    水峪村地处太行山余脉的大房山深处,群山环抱,林木覆盖,村内还拥有京南少有的山区水库一座。在度过了由矿山采掘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型困难期后,水峪村又恢复了古村民居与周边自然风景的融合协调。

  

路书:

    直奔主题的从北京市区走京石高速公路,在良乡镇出口或阎村出口出高速,经过阎村镇、坨里镇、河北镇、佛子庄乡,沿108国道至红煤厂三岔路口,看见南窑牌楼,向左进入红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见水峪民俗村铁门牌;

    沿途观光的由北京苹果园或衙门口走108国道,路过松树岭、三十亩地、东庄子大桥、河北镇、佛子庄乡、继续沿108国道至红煤厂三岔路口,看见南窑牌楼,向左进入红南路,到水峪口三岔路口,向右看见水峪民俗村铁门牌直行即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