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六点多,正赶饭口,车上的几位好像穷熊极饿了,看见海淀公园的对面的向阳屯食村,车是开不动了,一帮人杀将进入。门口外的车位不少,大红灯笼下那个性的大招牌,有点意思,勾的又返回车里取相机。不知是因为冯小刚当年“绑架”徐帆的地方?是土炕、满墙文革时的报纸、红灯剪纸、对联年画、京剧大花布?还是春饼卤煮、野菜粗粮而叫响?追女孩儿的可以效仿当年的冯导,生拉硬拽过来试试能“搞定”不?
节前人并不多,二人转也到了最后一个节目。听店小二如数家珍的介绍,向阳屯有蛮高的知名度,大腕儿明星都汇聚过。那地界的前身,是一家做剧装的小厂,93年就开张了。许多影视作品及MTV,象《起步停车》,《混在北京》,《中华民谣》,《我爱我家》都有以向阳屯为背景的镜头。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
走进向阳屯,一股强烈的民俗气氛扑面而来。包间是炕头,脱鞋,看年画,听二人转,端粗碗,一种到家的感觉。人民大戏台,每周末有东北“二人转”演出。
有书为证,摘录一段《我把青春献给你》之绑架徐帆:
王朔说:你要听她,下回她也不见得去。叫她一起上车,路上不停车直接给拉饭馆去就完了。去向阳屯。
向阳屯是一个朋友开的,在颐和园那边,那一阵子特火。吃得全是忆苦饭,进屋就脱鞋上炕,弄得跟进了村里似的。那种饭抽不冷子吃一顿还行,连着吃个两三顿就真觉得是回到旧社会了。后来很多人效仿,深受那些想请客又不肯吐血的假大款欢迎,口口声声说,尝个新鲜,冒充山珍海味吃腻了。我是从小吃贴饼子长大的,难吃的感觉至今仍牢记在心,想忘还忘不了呢,决不想再受二茬罪再吃二遍苦。
我同意去向阳屯吃饭的惟一理由是,那儿离市里远,一旦把徐帆拉到那里,天也黑了,戏也开演了,估计她也就不非得回城里看戏了。
我们一起上了路,小白兔钻进了大灰狼设下的圈套。
我当时开得是一辆“天津夏丽”,汽车拐出“人艺”,经美术馆、五四大街、北海,一路向西扎下去。
徐帆对我说:我确实是觉得天也黑了,又那么远,赶回去戏也看不成了。最重要的是,你们也不是什么坏人。要真是流氓我就跟你们拼了。那天一进饭馆,怎么就那么巧,又撞上了张健、刘蓓一大群人也在那里吃忆苦饭。徐帆见到他们,气消了一半。
那天吃饭的印象在我的脑子里仅有一瞬间的功夫,只记得,坐下就端起了倒了半碗的白酒,连干3碗向徐帆道歉,然后就晕了,最后说得话还隐约记得,拉着徐帆的手,挨个人地嘱咐:一定要把我妹妹送回宿舍。
还看到一篇《我把青春献给你》读后感:过初读的时候,这本书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给我很深的印象,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就只记得他和王朔绑架徐帆去吃饭的事,并在内心无数次地模拟那戏剧性的一幕,以至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看到美女就会联想到冯小刚和王朔。
p15
北京台曾以《今晚吃顿文化餐》为题,讨论向阳屯的文化特色。经济日报则以《向阳屯为什么红火》为题分析其经营特色,香港的一家大报居然也有“到北京,游故宫,逛长城,向阳屯品尝民间特色饭菜”的广告语。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