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弄明白意思再说
如果把所有的佛经压缩成一部经书,就是《金刚经》;如果把《金刚经》再浓缩就是《心经》。《心经》加上题目一共268个字,如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上面这268个字似乎每个汉字都认识,但要弄明白这段话的含义,就没那么简单了。净空法师和济群法师都是用数天的时间向佛学爱好者讲透这268个字的含义。可惜,能花这么长时间听法师讲经的受众还是太少了。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把这段话翻译出来,让那些没有任何佛学基础的人看懂几乎是不可能的。通俗语言里没有准确的词来对应那些怪怪的佛学语言。于是,我想到了“转写”,只求意达不求形似,只求通俗,不求准确。一句话,让那些没有任何佛学基础的人们,先弄明白意思再说。下面就是我转写的《心经》。读下面这段文字之前,还要先解释两个词:
1.观自在菩萨:人名,他还有一个知名度更高的名字---观世音菩萨。
2.舍利子:人名,佛祖释迦摩尼十大弟子之一。
《大彻大悟、洞彻宇宙人生奥秘的心经》
观自在菩萨,进入这种大彻大悟的状态时,仿佛处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中,万籁俱寂、一片安详。自己的身体仿佛不存在了,自己的感觉仿佛不存在了,自己的思维仿佛停止了,一切忧愁、烦恼都无影无踪。舍利子,我可以给你说,在那种状态下,自己的身体融化在了那片寂静里,分不出哪里是寂静,哪里是自己的身体,仿佛身体就是那片寂静,那片寂静就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受和思维也是一样,也融化在了那片寂静里,分不出哪里是自己的感受和思维,哪里是那片寂静,仿佛寂静的天空就是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自己的感受和思维就是那片寂静的天空。舍利子,我给你说,在那种状态下,你就能明白我们所看到和感知到的宇宙间所有事物都是不真实的。我们看到有些事物诞生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消失了,其实不是这样,那些事物既没有诞生过也没有消失过;我们看到有些事物很干净而有些事物很脏,其实也不是这样,那些事物既不脏也不干净,根本不存在脏和干净的问题;我们看到有些事物在增加有些事物在减少,其实也不是这样,那些事物既没增加过也没减少过,根本不存在增加和减少的问题;在那种大彻大悟的状态下,感觉不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感觉不到自己感知的存在,不需要用眼睛看五颜六色,不需要用耳朵听声音,不需要用鼻子闻气味,不需要用舌头尝味道,不需要用身体感知冷暖,不需要用思维去联想。在那个状态下,没有五颜六色,没有声音,没有香臭的味道,没有冷暖,没有任何事物需要思维去联想;在那种状态下,没有眼睛所看到的,没有鼻子所闻到的,没有舌头所尝到的,没有身体感受到的,没有意识联想到的。在那种状态下,没有贪婪,没有愤怒,没有执著,没有爱,没有占有,没有欲望,没有生,没有死。没有烦恼,连寂静也意识不到,连安详也意识不到,更意识不到自己的修行和练习。意识不到自己在大彻大悟中,也意识不到自己正处在如此安详的寂静中。到了这一步,才是会了这个大彻大悟的心法,会了这个心法以后,心中一片透亮,没有纠结,没有冲突,没有担心,没有惊怕,不会陷入任何误区,这才是真正洞彻了宇宙人生的奥妙。过去的佛,现在的佛都是靠这个心法修炼成佛的,未来的佛也将会按照这个心法修炼成佛。所以,这个大彻大悟的心法,是威力无比的秘诀,没有其他秘诀能与之匹敌。这个秘诀能消除一起烦恼,千真万确。接着,观自在菩萨对舍利子说了这个威力无比的心法咒语:来吧,来吧,来大彻大悟吧,大家都来大彻大悟吧,快点觉悟吧,还犹豫什么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