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鬼谷先生

(2007-06-23 12:48:03)
标签:

《鬼谷子》

 

鬼谷先生

《鬼谷子》飘起来之一

?/P>

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塑像

 

    深山幽谷,僻静之处,名为鬼谷。没人知道鬼谷在哪儿。

    大智大慧,学富五车,隐居于鬼谷之中,名为鬼谷先生。没人知道鬼谷先生是谁。

    一切都是如此神秘。鬼谷先生的生年卒月无人知晓,鬼谷先生的一身才华从何而来更无人明了。

    鬼谷先生隐居于深山之中,凡世间的人们没有机会领教他过人的本领。倒是他带出了两个徒弟苏秦和张仪,让人们对鬼谷先生刮目相看。

    苏秦得到了鬼谷先生的真传,四处游说,成功地使燕、赵、魏、韩、齐、楚六国结盟,自己亲任六国国相,共同抗击强大的秦国。

    张仪同样得到了鬼谷先生的真传,入秦为相,巧使计谋,破了苏秦的六国联盟。

    成功联盟和破除联盟,所施计谋都是鬼谷先生所教。天下之大,竟成了鬼谷先生的练兵场。

    苏秦、张仪展示了超人的外交才能,当今外交界无一人能比。

    令世人幸运的是,鬼谷先生的思想精华形成了《鬼谷子》一书流传至今,已逾千年。这本书变得像藏在倚天剑和屠龙刀中的救国兵书一样扑朔迷离。

    《鬼谷子》的大部分内容讲述的都是游说和狡辩的技术。这些技术可统统用于当今的商务谈判、企业公关、心里咨询和法庭辩论等需要语言交锋之处。

    既然如此,这么有用的一本书为何没在广大的公司白领中流传开来呢?

    如若不是专门从事古代文献研究的专家,我猜当今世上能看懂原文的不超过十人。

    虽然这本书被译成了现代文字,但忠实于原文的译稿仍然充满晦涩难懂的深奥道理,普通百姓读起来索然无味。

    如若把这本书 取其意,去其形转写成飘逸诱人的文字该多好呀!

如此以来,转写的文字可以简单到让那些家庭主妇们都能看得懂,记得住,在和小贩们讨价还价时还可拿出《鬼谷子》的技术操练一下。

    我愿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龙山镇
后一篇:开合自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