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竟如此温柔

(2014-04-05 18:26:31)
标签:

时光

命运

温柔

慈悲

文化

分类: 时光绿染

时隔两年,又入警营。这一次,是为了北方警察而写——河北省中国梦主题创作,要写一位民警中的女英雄。

 

当面对两个选题让我选择、并建议我再写警察的时候,我有过一丝犹豫,因为两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如花似锦的春天,我的《阳光》,那本专门为警察而写的书,几乎耗空了我所有的眼泪和心血。

 

我担心,我关于警察的全部激情都已经随着那本书的付印凝结成了文字,再也不会如当初那般奔涌如狂。

 

我说,我稍微考虑一下。尘封的记忆也随之涌来:

 

我记得,盛夏时节,江南骄阳似火,一位女民警开车带着我到处奔波采访,汗湿衣衫。在一次准备下车的时候,她徒劳的拿出防晒霜,对我说:我们已经晒得太黑了,你擦点吗?我说,不擦了,擦也没用了。

 

因为我提出的一个问题,她说:我可以带你去采访吸毒人员的家属。我问:家属会介意吗?她说:会的,但如果提出要求,他们也会接受。我说:那就不去。她问:那你的素材呢?我说:另想办法,但肯定不去打扰家属。她看着我,说:你和别的采访人不一样。不一样吗?也许吧,但如果对要写的人物没有真心的挚爱与关切,又怎能动笔?又怎敢动笔?

 

我还见到过一位帅到没有天理的大队长(这句话后来被若干男警女警多次质疑:他帅吗?为什么我们从来都没觉得他帅?我认真想了想,可能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北方人),带我去采风。我走出酒店,看到他站在晴朗的蓝天之下,靠着一辆汽车,浅蓝色的牛仔裤,湛蓝色的衬衫,黑超遮面(这形象我已经写进了书里)。他带我去走访企业,看运河上的私人码头,还在路途中给我讲了好多好多特别好听的故事。后来他们支队长问我:他都给你讲什么了?我简单复述之后。支队长用看小白兔似的的眼神看着我,目光中充满‘怜悯’:他是骗你的,案子确实是真的,国际形势也确实是真的,但那些花絮都是他演绎的。

 

支队长却不知道,案子和国际形势,都能查到,唯有那些花絮才是最宝贵的,一个会在讲述案件的时候加进自己的演绎的警察,让人物从神变成了人。

 

我记得,和一位社区民警聊了一下午,他始终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我的问题越来越深,也越来越窄,他却每一个都能和风化雨般细细解答,语言清晰,逻辑完整。临别,我说:最后一个问题,冒昧问一句,您是什么专业?他的眼神仍旧穿透我望着面前的虚空:二十年前,我是学的新闻。

 

现在,那一天我究竟都问过什么,他究竟都是怎样回答的,我已经记不完整了。但他最后的神情和最后那句话,我却再难忘怀,二十年,从中文系到警察,从新闻专业到社区民警。一条让人想要探究的人生曲线,一张淡然从容的脸。

 

我记得,已经离休的老支队长专门被请回来,接受我的采访。老支队长面容严肃,两鬓花白,坐在公安局的办公室里,他说:先说说,他们都带你看了什么。我一一讲述这些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虽然一直在努力控制情绪,但说到最后,我的声音中还是带了泪意,也是在这一刻,我竟然看到他的眼睛中有泪光一闪。老人的神情更加严肃了,我低头避开了他的眼神,静静等待他开始讲述。心中却如释重负,因为那一点泪光告诉了我,我已经找到了这本书的魂。

 

我记得,书审稿之后,警察告诉我:我们都看过了,你的目的达到了。我却茫然了:我的目的?是什么?警察说:你写书前说过,这本书要让我们满意,现在,我们都很满意。

 

我终于猛醒过来,就好像一个人,跳入了一条河,跳下去的目的,是想游到对岸,但当她置身于汹涌波涛中,努力游向前方就成为了唯一的目的。直到重新踏上陆地,才发现,自己已经到达了彼岸。

 

我记得,正月十五,收到的那首祝我上元佳节快乐的《古风》,还记得我相和的那一首:……夏观风雷,秋对凋零,四时有序,浮沉笑迎。诗心文胆,起落功名,忧兮酒尽,一醉皆轻!

 

我还想起了很多很多,看一眼时间,才过了不到二十分钟,再没有犹豫,我发出了一条微信:我考虑好了,写公安。

 

回复格外简洁:好!

 

看着这个回复,我失笑,我无奈,好吧,就为了这个惊叹号,我也要好好的再写一次公安。

 

而我也由衷感叹,岁月竟是如此慈悲。当我走过一片世界,看到了很多,经历过了很多之后,它只把那些最美好的人和事,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并且在那里长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树林,永远温柔着那一段时光。每一次回眸,他们都会给我新的力量和激情,伴我前行。

 

岁月的选择是这般的充满智慧,就像命运。命运把无缘的人一次次带离你的生命,又把有缘的人一次次送进你的生活。所以有了那句话:和有缘人,做快乐事,莫问是福是劫。因为命运自会完成它的选择。

 

这又像文学。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双眼、一颗心、一支笔,写不尽天上风云,地上苍生,所以,为文者必须做出选择。于是,《诗经》做出了选择,其中的每一篇文字,不论内容是悲是喜,都让我们能读出先民们心底里的乐观,和目光中的探寻。屈原做出了选择,所以后辈文人墨客们始终把他的诗篇,当做具有极高理想化色彩的文人与政治相撞击并粉身碎骨后的华丽图腾。而后,还有很多很多人,不论是来自于天上的谪仙,还是来自于人间的才子,都做出了选择,他们的作品也都根据他们的选择,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那段历史的窗。——每一位作家,只能为历史留下一扇窗。至于窗外的风景,则根据他们的选择各不相同。

 

就像这一次,时隔两年,仍是在春花烂漫中,我又做出了再入警营,再写公安的选择。选择后,我心平静如春水微澜,因为我已明了,岁月的慈悲,命运的智慧,为文者的理想,会再为我的生命留下一片绿荫,继续温柔我的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后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