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华〉,二十六年一首词》原载《中国大众音乐》2025年2月号

标签:
振兴中华歌词歌谱简谱 |
《振兴中华》,二十六年一首词
毛
贾岛说“十年磨一剑”,又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而我的一首歌词习作却是,动笔到终稿,青丝改白头。
那还是上个世纪末,有感于即将来临的世纪更替,我想写一首歌词,抒发一点家国情怀。苦吟数日,得词一首,三四一十二行,题作《中国世纪》,首发1999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内忧外患都曾经过,泰山与长城依旧巍峨。振兴中华百年一梦,英雄的大业后有来者。/痛苦屈辱都曾经过,黄河与长江依旧执着。振兴中华千年一梦,神州不改汉唐气魄。/龙飞凤舞是永远的图腾,光荣与梦想召唤着你我。让历史预言,让未来承诺,二十一世纪属于中国。
拙词发表后,未能及时谱出唱出。待重新打量此篇,发现其成稿不算仓促,仍然推敲不够。尤其是副歌,最该亮眼的段落,却感觉平平。结束句“二十一世纪属于中国”作为一种预期和祝福,未尝不可,但直接引用一句流行语,却缺乏创意和个性。
可是,指疵容易出彩难,此后多年,反复修改,副歌却一直改不好。枯肠索尽,几度掷笔,念及主歌两段还算顺畅,又不忍一弃了之。直到近日,改出“少年不负少年的心”“青春不负青春的爱”两句,才算有了几分自信。如果这算定稿的话,耗时也超过了二十六年。
内忧外患都曾经过,
泰山与长城依旧巍峨。
振兴中华百年一梦,
英雄的大业后有来者。
苦难屈辱都曾经过,
黄河与长江依旧执着。
振兴中华千年一梦,
神州不改汉唐气魄。
风中的旗,云中的歌,
春天走来了你和我。
少年不负少年的心,
不负华夏,不负少年中国。
君子一言,千金一诺,
阳光相约你和我。
青春不负青春的爱,
不负华夏,不负可爱的中国。
主歌两段,只有从“痛苦”到“苦难”的一字之改。修改的主要是副歌,全部字句撤换殆尽,有单薄之感,又追加了一段。
歌词创作也有“顿悟”和“渐悟”之分。顿悟时,灵光乍现,一挥而就。渐悟则经年累月,步步艰辛。
此词的修改,每一句都得之不易。例如,副歌第一段的“风中的旗,云中的歌”即费尽周折,有了它,第二段首句就一直虚位以待,过尽千帆皆不是之后,偶得“君子一言,千金一诺”,便格外珍惜,不敢再挑剔了,还极力为之辩护:振兴中华,这是爱国者的诺言,是一代代中国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承诺,两个典故联翩而至,刚刚好。
还有“春天走来了你和我”,第二段也换过多种表达,包括“每一道阳光都是鞭策”,最后还是回到“阳光相约你和我”。毕竟诗尚警辟,歌词要自然。
隐隐的不自信,让我敲出了更多的答辩之辞,以备不时之需:
今人作歌今人唱,词中意蕴,歌者和听众应是心有灵犀,不点自通,无须加注的。譬如“少年不负少年的心”,这里所谓“少年的心”,其实就是初心。“少年心”代表着青少年对未来的憧憬,对梦想的追求,充满纯真与热情。而“初心”也是指最初的理想、信念和不曾被世俗欲望污染的纯情。“少年的心”就是初心,与之相应的“青春的爱”就是初恋。
少年不负少年的心,不负少年中国;青春不负青春的爱,不负可爱的中国。“少年的心”之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青春的爱”之于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其中的逻辑关联,是人为,更像是天成。
“不忘初心”原本是人生提示、政治警告,换作诗歌的表达,就是“少年不负少年的心”,以及“青春不负青春的爱”了。
由于“少年”和“青春”的缘故,这首歌的受众对象可能更是青少年。但也未必尽然,因为理想和信念应该是不老的,过去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如今说“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再说歌名。
当初的歌名随副歌而取,副歌修改过程中,歌名随之几度变更,感觉都不到位。最后,回望全篇,主歌两段分明有“振兴中华百年一梦”“振兴中华千年一梦”,歌名何不改为《振兴中华》,不是有个成语叫“实至名归”吗?
待追溯“振兴中华”的词源,倒有几分意外。
原来,“振兴中华”首见于孙中山1894年11月起草于檀香山的《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其中“振兴中华”四字,并未作为革命口号单列出来。在《兴中会盟书》和后来的《中国同盟会宣言》里,作为革命口号的,是更具策略性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便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改提“五族共和”,也没有重提“振兴中华”。以致“振兴中华”在中国现代史上只如惊鸿一现,就悄然隐去了。
直到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决赛中逆转夺冠,北大学生连夜游行庆祝,打出“振兴中华”的标语,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标语口号想必是年轻学子情动于中,脱口而出。3月22日《人民日报》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题的报道,也没有追溯其词源所自,没有提到孙中山其人其言。然而,这远隔时空的偶然唱和,其实是飞跨世纪的必然回响,“振兴中华”这一口号,很快就成为时代最强音,响彻华人世界。
于是,创作一首以《振兴中华》为题的歌,以讴歌中国人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强国之梦,以促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应该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谨此抛砖引玉,敬请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