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年三行】
过阿尔金山,进若羌,初次入疆
(注:从2003年——2013年,十年,去了三次新疆。足迹几乎踏遍了南北疆。)
2003年,与朋友自驾:从南京、西安、青海海西德令哈、冷湖翻越阿尔金山,进若羌。直奔北疆,至伊犁,直抵喀纳斯~~回程从哈密出疆。
2012年,因工作出色,领导怜我辛苦,奖励与一干劳模新疆南疆一游(跟团行),在帕米尔高原红旗拉普实现了夙愿。
2013年,我和先生飞至乌鲁木齐,租了一辆越野车,再次饱览了北疆及部分南疆的风光~~
中国的东西北、西南等地域,都可算“大美之地”。
“大美”,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
而细细体味,它们又有各自突出的气质。
我感觉:西藏——神秘;云南——神奇;内蒙——传奇。
而“大美”,似乎只有给新疆最贴切。
我与新疆之缘自然源于2003年9月的第一次自驾之行。
那一次,线路:南京—西安—兰州—西宁—德令哈—冷湖—阿尔金山—若羌—库尔勒—伊犁—喀纳斯—富蕴—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敦煌—嘉峪关—兰州—西安—南京。共24天。
那一次,机缘巧合,2辆车,6个几乎相互都不认识的人,结伴自驾。路上发生了很多故事。
那一次,于我是一次懵懂的旅行(连线路、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是我长途旅行的处女作;那一次开启了我真正的旅程生涯。
那一次,心情特别激动。第一次见识了世界之大,自我之渺小;打开封闭的心胸,顿悟了人生的启示。
正因为那一次,促使我回来做出了一些人生重要(事后证明正确)的抉择。
在去新疆前,我问自己为什么去?
首先当然是新疆之美,向往已久;而那段时间自己正处于人生的低谷,逼仄得透不过气,我要暂时逃离这压抑的现实,让自己放松一下;二是想挑战自己——因为我从没有这么长途旅行的经历,不知前方将会发生什么,不知自己能否应对;三是想改变自己——我期冀这次旅程不仅仅带给我景物的收获,同时还有心灵的收获,增长智慧,给眼下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
当我今天打开尘封已久的日记本,看着记载的20多个日日夜夜新疆行的故事,10年前的那一幕幕又清晰地重现在眼前。
只是当时没有博客,且照片记录意识不强,所以很多地方都没有拍摄,也留下了很多遗憾~~
2003年9月13日 出发
西安
今天上路了!新疆之行开始了!
天气不错,心情很好——正所谓“上路就快乐”呵!
早上,西祠“北纬32度”版的老游、周老师等一干人前来送行。其中竟然还有“摩托奇人”陈建国!而就在6月4日,他驾驶摩托车到达珠穆朗玛峰海拔7028米,打破了由他保持的驾驶摩托车攀登珠峰海拔6116米的世界纪录!
朋友们车队一直送过长江大桥。拥抱作别。
我和骆驼、老周一车;懒虎、苦瓜、小土豆一车。正是这次旅行,我与苦瓜相识,并至今保持着姐弟情。
车上装满了东西,配备了车台。从宁连高速一路狂奔,过安徽、徐州,夜11时到达西安。
在著名的西大街回民小吃街吃了烤肉、喝了啤酒——我也不管脸上的痘痘了。
宿青年旅馆。设施条件差了点儿,价格也不便宜。但环境还算有特色:坐落在城墙边儿上,古色古香的建筑。里面是一进一进的小四合院儿。
正是中秋节后的农历十七,一抬头,夜空下,高高的城墙上剪影般悬着一轮明月。
只是不合时宜的,这样幽静的环境里,紧邻旅馆是一个十分嘈杂的小娱乐场所。
哦,在这里,我第一次见识了“同志”——这城墙边儿,是“同志”的聚集地。也算特色哦
。
2003年9月15日
青海湖 德令哈
今天目的地:德令哈。路过青海湖时,大家很兴奋。特别是苦瓜、老周,第一次出远门,名副其实的“菜鸟”
。见到什么都哇哇大叫:太美啦!太美啦!
今天的路,800多公里,足足开了十几个小时!路况很不好,中间还有一段路断了。只能冲下一个浅水塘,折腾了半天才走上道路。一路是大小搓板路。一路戈壁滩,弯道那个多啊!有的甚至达到了360度!
骆驼不愧是高手,大家一致叹服他的意志和车技:十多个小时一直一人开,且不吃东西也不困。最重要的是带了警灯。一般会车时大车根本不让,逼死你!有了警灯,果然好多了!
而我,则像狼一样,一直睁大眼睛,坐在副驾驶上,直盯着前方~~
开始感觉还行,后来,特别是夜幕降临时,几乎无望了:茫茫黑暗里,见不到一丝光亮一户人家!
德令哈啊德令哈,你怎么总也不到啊?!
德令哈这个地名儿我第一次听说。后来知道诗人海子有首诗,叫《今夜,我在德令哈》: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笼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骆驼介绍这是83年严打流放犯人的地方——所谓“大西北”。
说这儿的犯人都“散养”:让他们在茫茫戈壁滩上放羊,定期给他们送去定量的食物、水。过去没有公路,让你插翅也难逃出去。
带着想象,夜里12:30终于到达了德令哈。
一进入这个小城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脱口而出: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它由这些片段组成:黑夜里虽不繁密但仍有零落几处的霓虹灯;待客的红色出租车;蛮现代化的宾馆楼房......
有这样一个说法:在德令哈劳改的犯人,有些刑满释放后种种原因不愿回故乡,就在此生活了......时间长了,这里便渐渐发展起来了。哈哈,都是传说。不过,正是这些传说,让德令哈这个地方让人有了别样的神秘感受。
我们住在海西宾馆。还带早餐自助餐,太奢侈了!真是出乎我意料。大家在街上吃了夜宵:面片、烤肉(79元)。
2003年9月16日 冷湖
今天德令哈——冷湖,800多公里。不幸的消息传来:新疆全线道路大修!
路,比昨天更惨:
400多公里大部分无路、修路。不断下便道。帕拉丁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一路跳着过来的。
戈壁滩比之前更荒更秃,一棵草也没有!风沙像雾一样漫卷着、围绕着、推拥着车子——根本看不清前路。车子就在迷茫中跌跌撞撞地前行。
两辆车不断通过车台联系,相互提醒,携手走过最困难的地方。
晚7点,在据冷湖15公里处堵车。夜11多到冷湖。宾馆很不愉快:价高(160元)不说,还没有水(冷热水都没有)。身体状况不好,生理周期提前到来。
骆驼和懒虎为了后面的路线发生了分歧。
这个队伍里,除了我是有“组织”的人,其余都是“自由战士”——大部分自己开公司的。当然,公司都不大,但脾气都不小。平时少约束,个性都强。只有苦瓜性格最好,不自我,最能吃苦耐劳——正是这些,使我们的友情保持了十几年至今。
本来这次出来我是打定主意不多管闲事不揽事儿的。一直做社会人,承担着各种责任。这一回,我只想做一个自然人,也随心所欲一把!但眼看出来才3天就意见不合,后面那么长的旅程如何走得下去呢?我不能袖手旁观呵,要管管了——明天好好做做思想工作。
这一夜,心情有些忧虑。
2003年9月17日
阿尔金山
经过一番斡旋沟通,大家终于思想达到统一,从冷湖出发翻越阿尔金山入疆。
下午2点,以阿尔金山山口为标志,我们正式进入新疆境了!
一路几乎没有见到其他车辆。而因为塌方断路,我们的宝贝车只能在坎坷不平的河床嶙峋乱石中强行过去!一路几乎无路,险象环生。
奇怪的是,第一次参加自驾游的我,却是一点也不害怕。更多的是对大自然魅力的陶醉以及能如此亲近自然的欣喜!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与罗布泊、可可西里和羌塘齐名的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据说这里有野牦牛、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 。但我们环顾四野,除了一列列褐色的如西北汉子般雄浑冷峻的山体、一座座奇形怪状如鬼脸如虎口的山石外,连一棵绿草都难以见到,一片不毛之地。哪里有什么野生动物啊?
但一行人依然非常激动,纷纷在此拍照留恋。
后来我查阅资料得知: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侧是东昆仑山北支脉—祁曼塔格山,南侧是东昆仑山中支脉—阿尔喀山,中间是一个高海拔封闭性的山间盆地—库木库里盆地,与藏北高原融为一体。如果起名叫东昆仑山保护区可能更名副其实。不过,因为阿尔金山在祁曼塔格山以北,又因为它的名气更大些,所以保护区命名的时候成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也就是说,阿尔金山,与“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关系。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沙漠里的这些植物,并且如此美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2003年9月18日
若羌
出来几天,昨晚可谓是最幸福的了:9点前进入了若羌县。
一天未见人烟了,进入县城好亲切!晚餐在一家小饭店的二楼平台上进行的:照例拌面、烤肉、啤酒......
大家非常开心——为闯过艰难的阿尔金山而庆祝!
宾馆条件不错,比前面的兰州、冷湖什么的,不仅便宜,而且设施条件好多了。
若羌县,地处新疆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西接且末县,北邻尉犁县及鄯善县及哈密市,东与甘肃省、青海省交界,南与西藏接壤。若羌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千米,是全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
若羌县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
提起若羌,可以说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若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若羌广阔的土地上,遍布着许多名胜古迹和雄奇自然景观,尤其以楼兰古城遗址、小河墓地及罗布泊等享誉世界。
我们此行正是为了罗布泊而来!
一早我就起来了。简单洗漱后,一个人出去溜达了。气候很宜人:9月份的天气,一件衬衫加一外套即可。看了一下手表,9点——相当于北京时间7点。这里的人们2小时后才上班。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西北的县城。再次出乎我意料的是,这儿非常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种满了金黄、粉紫的喇叭花——让我忆起小时候的院落里也有同样的花,很亲切。故随手摘了几粒黑色的种子,准备带回南京种起来作纪念。
我观察到,这里的女人很漂亮:五官清晰明丽,身材修长丰满。人们很热情友好。
在一家回民开的小餐馆,我要了一碗烩粉条,里面配以羊肉、土豆、西红柿、木耳......味道非常到位。
餐馆很卫生(甚至超过了我们内地很多小饭店):尤其厨房里干净明亮、一尘不染,各种器皿摆放得井井有条......
今天在若羌休整一天。一是恢复体能;二是洗衣服、采购食品补充供给。而最重要的是,到若羌县体育局找向导,带我们去罗布泊。罗布泊无人区,必须要有专业向导带领,否则会非常危险!而若羌县的向导归体育局管理。
可是非常遗憾,这几天恰逢若羌县召开运动会,向导都没有时间档!我们跑遍了若羌县政府、人大、政协等,终是无果......
那么就去被誉为“东方庞贝城”的古楼兰遗址吧。
然而,经过了解,楼兰是非开放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特批的探险、考古外,一般游客无缘一睹其芳容。就是被批准进入,也要交纳费用,据说门票每人3000元到数万元不等。
罢、罢、罢......
罗布泊是我们此行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腔豪情就这样偃旗息鼓了!
于是,接下来在若羌的半天日子,大家伙儿便洗洗衣服、买买水果、食品等。西红柿贼便宜:一块钱一公斤。
不知怎么就转悠到了一个枣园里:一垄垄茂密的枣树上结满了一个个红亮的食指般大小的枣——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枣!尝了一个,我的妈呀,真甜真脆!
后来知道这是新疆最好的若羌枣:个大、皮薄、核小、肉厚、味甜。
枣园里随便吃。没吃几个就饱了。于是又采摘了一麻袋在路上吃(注:后面的旅程多亏它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这是我记忆里最甜最好吃的枣)。
虽然罗布泊的计划流产,但若羌红枣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了我们的遗憾。
可惜那时没能留下若羌照片。在此借用网上图片以纪念之——
http://www.loulan.gov.cn/files/news2/2009092911003950407.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