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2013-01-14 13:06:50)
标签:

新年

医院

病痛

柴静

看见

分类: 寻禅生活,百味人生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写在2013年首篇

 

    2012年底至2013年初,也就是在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后,我和大锅去了南非、迪拜。

   可是刚刚回来,宝子和大锅便相继病倒了。

   先说宝子,肛腺发炎溃烂。印象里这是宝子第一次正儿八经病了。于是赶紧送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院。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找到上次给宝子做过检查的钱博士(也是院长)——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有点小紧张——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钱博士诊断,先消炎,打五针(每天一针)。如果还不好,就要考虑手术切除肛腺了。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医生给宝子清理伤口。宝子懂的,很配合——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耙麻很心疼也很自责。说明我们还不够细心啊!否则宝子不会这么受罪了——狗狗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痛苦和难受,那就需要主人十二万分的细心爱心和足够的常识知识呵。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开的消炎针和喷剂——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带宝子看病的第二天,粑粑因尿路结石(已有些肾积水了)也进了医院,并立即做了激光碎石手术。

    朋友们都难以相信:大锅这个硬汉也会病倒?他自己也以为激光完就可以自己开车回家了。事实上没这么简单哦。

   这是全麻尚未醒来的大锅形象:上面输液,下面挂个尿袋——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在医院陪护了几天几夜——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这些日子,天总是灰蒙雾霾——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时差还没倒过来,很疲乏。朋友们要求来陪护,被我婉拒了。因为此刻大锅最需要陪伴身边的人是我。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带了一本柴静的《看见》。夜里看书,能抵得住困倦。

    一直喜欢她,从《新闻调查》、《面对面》到《看见》。

    柴静,一个犀利而柔情、美丽而果敢的知性女子。与喜欢她的人们一样,这么多年,我看见她从勇敢、正义、才情到智慧、悲悯、宽厚的累积。

 

    这样的夜晚,一边读她一边看护大锅。一会儿从阅读中拔出来,看一眼大锅的输液和尿袋。

   大锅半夜起夜。举个输液瓶子扶他去厕所,帮他睡下掖好被子。见我还在看书,轻问一声“还没睡呐”?我回道:好久没有读得这样高兴了呢!

 

   安静的环境中,忽然过去的很多事都涌了出来。书中的话与经历的事联系交织起来,有了异常清晰的思路和感知。

 

    现在很少这样子看书了。记得最近一次如此酣畅快乐或感动之极的阅读,是2011年自驾呼伦贝尔,在塔河县城的夜里,泪眼模糊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最后一章。

   这一路,沿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独特界河风光,浸淫、感受着书里人物(也是现实中的原型)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那种身临其境的心灵冲击,叫人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书的最后一页最后一行,作者迟子建写到:初稿完成于塔河。这,不能不说又是冥冥之中的巧合。

    那一夜,塔河火车站旁的小旅馆里,北方旅途的一夜,情绪激荡,不能自己。 

 

    人至中年,无论客观抑或主观,思维都有些钝化——与年轻时的跳跃敏捷相比。

    柴静又将我扯了回去。而这种回去,是一种经历过了以后的回去;是厚实了一些的敏捷。所以很是欣喜——来回穿越的欣喜。

    这是否应了她书中所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在一定的时候,自然会启动。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书中有她自己以及撷取的他人的智慧。读后或莞尔,或心颤,或泪湿......都是直抵心灵的共鸣: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一个世界如果只按强弱黑白两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立方体,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

 

    “真相是无底洞的那个底。”

 

    “幸福是刀口舔蜜。如果刀口本身的锋利和痛感感觉不到,后来的蜜汁你吮吸起来也会觉得少了滋味。”

 

    这时代太二,我不跟了”——说这话的是崔永元。说完这话,他离开《实话实说》,去做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去了。

      太喜欢这句话了!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力量在于真实的市井人性。”

   “眼酸抬眼时,看到窗外满城灯火。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在书中你看到千万年来的世界何以如此,降临在你身上的事不过是必然中的一部分。”——将这段话与我的博文《公道寻根》相呼应。

 

    “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这便也是此时深夜,我穿过漆黑的病房走廊去叫护士输液换水心情的写照吧。

     只觉得,黑夜没有那么可怕,我很有力量。想起大锅说过的,要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想,也要学会与黑暗共处。

     夜深黑暗病房走廊——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以前一直给自己博客定位旅行游记为主。只谈风月。

    自己的性格,骨子里内向,不喜将个人生活展示与人的。

    但不知不觉间,有了记述自己日常点滴感悟的欲望。

    其实,生活是绕不过去的,自己的心也是绕不过去的——除非你不是真实地活着。

    当初开博初衷,除了游记外,更有是人生的记录、日子的记录:老了,哪儿也去不了时,翻看这些人生的过往,某个时期的心境,会觉得如此珍贵有意义(意思)。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新年首篇,没有鲜花和美言,却写了医院和病痛。这在以前,我会有些“忌讳”的。现在,渐渐参透了:生命、人生本来便是由春夏秋冬四季组成的,自然而然。重要的是每个季节给我们的感悟,从而获得前行的力量。

 

    就好像我在想柴静的《看见》,其实她眼睛在看,心灵在承受、承接:如观世音般,用大爱和悲悯承受承接人世的四季,只滤出杨柳甘露,那青绿的细流捧向你......

 

    柴静推荐了日本一位歌者“美空云雀”的歌《川流不息》:她早已去世,已经是20年前的歌了。现在是一个鼓噪的年代,不是甘居寻常的人,听不到这青绿的细流声:

 

    不知不觉走到了这里,细细长长的这条路

    回过头的话,看得到遥远的故乡

    崎岖不平的道路,弯弯曲曲的道路

    连地图上也没记载,这不也就是人生

 

    生命就如同旅行,在这个没有终点的道路上
    与相爱的人携手为伴,共同寻找梦想
    就算大雨湿透了道路,也总有放晴的一天
    啊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安详平稳地,让人想寄身其中
    啊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四季的推移,只等待雪融罢了

  

     啊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安详平稳地,让人想寄身其中
     啊  就像河水的流动一样
     无时无刻,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柴姑娘说:我喜欢这句话,“听得到青绿的细流声”。一再引为标题。人生川流不息,无始无终。阿久悠说过: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这样的人,才听得到“青绿的细流声”。

 

    我也喜欢柴姑娘这段话。喜欢“听得到青绿的细流声”这句话,也借此作为我2013首篇博文的标题。

      希望自己以及心灵相呼应的朋友们,在新年新春及未来的日子里,都“听得到青绿的细流声”。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写在2013年首篇
       大锅和宝子康复的很好。谢谢朋友们的关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