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追寻远去的乡情--(十五)

标签:
章胜贤的钱塘记忆章胜贤的杭州老照片京杭大运河大运河航行日志钱塘记忆 |
分类: 《起航!追寻远去的乡情》 |
起航!追寻远去的乡情--(十五)
2006年6月2日,丙戌五月初六。时晴时雨。
昨晚,“钱塘记忆”号上同舟共济的仨人在新市镇上的某酒家饱餐一顿后,经劝说闻文、小姜留在镇上的旅店睡个舒适觉,我回码头守船。
清晨,二位早早地到了码头,暂别新市。按约定我们这次的旅程是漫无目的的,在闻文的假期内漂到哪就算哪了。
今天我提议要去离新市镇不远的旷野里去看一座古桥,要请二位“水手”相帮我把那座古桥的桥联准确地记录下来。
江南水乡泽国水多桥也多,千姿百态的桥不但是华夏文明的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民俗和地域文化。
初夏的濛濛细雨中“钱塘记忆”缓缓地向天地之间的一座石拱桥靠拢。从远处望去桥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横跨在静静的水面上,宁静的画面中似乎弹出了天籁之音。
图--2:“钱塘记忆”号荡漾在江南的濛濛细雨中。
http://s11/mw690/001oJDUDgy6T84ZELPAca&690
小姜、闻文一前一后地站在船的首尾甲板上专注地瞭望着。毕竟是年代久远了,古桥上的纹饰、文字已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经仔细辨认还是完整地记录了古桥的桥联。
桥额:永寿桥。桥东面的联是“虹影卧波两岸绿荫春色秀、雁行横月满江碧水夜光寒”,多么诗情画意的桥联啊。桥西面的联是“桑柘成林新市遥通六七里、蜿蜒若带横塘利济万千人”,把该桥的地理位置和横塘河的功能描述得一清二楚了吧。
我曾询问过往来此桥上的过客,得知这是一座湖州和嘉兴交界的跨境桥,俗称横塘桥,桥的北面属湖州,桥南便入嘉兴桐乡境内了。
请闻文站在桥上给“钱塘记忆”拍照留念,此行了却了我的二件心愿。
图--3:远眺京杭大运河主航道畔唯一的一座山--含山
http://s1/mw690/001oJDUDgy6T855mphK30&690
我们返回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朝练市镇方向缓缓地漂移。曾多次途经含山,也知道一些有关含山与蚕花娘娘的传说,却从未登山远眺。尝试着在山脚下靠泊却因风急浪高,航道上大吨位运输船的密度过大,未能如愿。
图--4--5:主航道上风急浪高,未能如愿靠泊登含山
http://s9/mw690/001oJDUDgy6T859Ulao88&690
http://s6/mw690/001oJDUDgy6T85aXoUZd5&690
近午,到达练市镇,“钱塘记忆”靠泊在练市大桥旁港航监察站船埠。在街上有人与我招呼,原来是曾经在杭城收购古旧家具的老沈。老沈说,儿子在家乡的企业做得蛮大了,不愿意再让老爸到外面过那么艰辛的日子。
图--6:练市街上巧遇熟人老沈。为孝顺儿子点赞!
http://s9/mw690/001oJDUDgy6T85fknoY98&690
图--7:练市镇练溪上布满了水草、杂物,小艇不敢茫然进入,只得靠泊在颠簸的主航道上。
http://s4/mw690/001oJDUDgy6T85tTlabc3&690
练市老街上遇上了一位身材魁梧非常热心肠的沈先生,据本人介绍在镇城管部门供职,当任队长职务。多年来一直关注着家乡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领域的采集和传播,也是摄影发烧友之一。沈先生还主动地介绍并亲自带领我们去了隐藏在江南水乡深处的新会瓦窑,新庄村界境桥,莫容八字桥等地。
沈城先生是我多年的大运河航行途中有幸遇见和最受益的贵人之一。
图--8--9:练市老街
http://s9/mw690/001oJDUDgy6T85yK3TW28&690
http://s1/mw690/001oJDUDgy6T85ySRKU80&690
图--10:练市老街午后的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