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成语
(2016-02-19 12:44:08)
标签:
成语教育/原创文化 |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
1.入文出武----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2.千胜将军----形容善于用兵,屡战屡胜的将领。
3.干城之将----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
4.飞将难封----飞将:飞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难:困难;封:赐封。飞将军难以封侯。泛指人不走运。
5.万人之敌----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6.万里长城----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8.天兵天将----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9.天神天将----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10.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11.王侯将相----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12.龙行虎步----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13.龙幡虎纛----指将帅之旗。
14.龙骧麟振----龙骧,昂举腾跃的样子。比喻将军恩威兼备。
15.羊公之鹤----羊公:指晋朝征南大将军羊祜。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
16.兵老将骄----老:衰。士兵疲惫,将领骄傲。
17.兵败将亡----兵:军队。军队打败仗,将官阵亡。形容作战失败。
18.兵骄将傲----骄:骄纵;傲:傲慢。士兵骄纵,将官傲慢。
19.兵强将勇----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20.兵强将猛----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21.兵离将败----士兵四处逃跑离开将领,将领就必失败。
22.兵微将寡----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23.出入将相----犹出将入相。
24.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25.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26.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27.决胜千里----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28.折冲将军----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29.别开生面----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30.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31.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32.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33.舍车保帅----象棋用语,比喻在某些斗争中,为保全主要的人物,就把责任推到次要人物身上。
34.含血吮疮----吮:用嘴吸。用嘴把病人疮里的脓血吸出来。旧时形容将领关怀、爱护自己手下的士兵。
35.完体将军----完:完整;体:身体。身体完整的将军。意为仅能保全自己的躯体而已。代指平庸无能的人。
36.李广未封----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37.戎马生涯----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38.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39.斩将夺旗----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40.败兵折将----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41.败军之将----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42.独臂将军----指孤立无援的人。
43.拜将封侯----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44.拜倒辕门----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45.临敌易将----易:改变,变换。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
46.残兵败将----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47.指挥若定----形容态度冷静,考虑周全,指挥起来就象一切都事先规定好了似的。
48.拥兵玩寇----玩:忽视,轻慢。指将帅掌握军队却不将消灭敌人当一回事。
49.封疆大吏----封疆:用筑土台表示疆界,指拥有的疆域;大吏:大官。在疆域内统治一方的将帅。明、清时指总督、巡抚一类的各省长官。
50.将门出将----将门:世代为将帅的人家。指将帅家门出将帅。
51.将门有将----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52.将门虎子----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53.将相之器----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54.将勇兵强----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55.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56.贲军之将----贲:覆败。打了败仗的将领。
57.点兵派将----征派兵马,调遣将领。比喻安排众人做事。
58.忠臣良将----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59.亲冒矢石----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同“亲当矢石”。
60.帝王将相----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61.常胜将军----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62.宿将旧卒----指久经战争的将领和士兵。
63.登台拜将----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
64.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65.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66.捧毂推轮----扶着车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67.损军折将----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68.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68.谋臣武将----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70.谋臣猛将----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71.躬冒矢石----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同“躬蹈矢石”。
72.躬蹈矢石----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73.韩信登坛----汉王刘邦设立拜将坛,用极为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指授予要职,委以重任。
74.精兵强将----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75.灌夫骂座----灌夫:西汉著名将领。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76.柳营试马----柳营:军营。比喻带兵的将领纪律严明。
77.筑坛拜将----指仰仗贤能。汉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后用为拜某人为将帅的典故。
78.箪醪投川----醪:醇酒。相传古有一良将,将所得酒倒在河里,让兵士从河中取水共饮。后表示将领爱惜部下,与部下同甘共苦。
79.熊虎之将----熊、虎:两种猛兽。比喻作战勇猛的将领。
80.覆军杀将----覆:消灭。军队被消灭,将领被杀死。
8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82.将门无犬子----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83.将相本无种----将:将帅;相:宰相。将帅和宰相本来就不是天生的。
84.将相出寒门----将:将帅;相:宰相;寒门:贫寒人家。将相和宰相出自于贫寒之家。指贫寒之家出人才。
85.将在谋不在勇----谋:谋略;勇:勇猛。作为将帅,最重要的不是勇猛,而是谋略。
86.矮子里拔将军----从现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选择最佳者
87.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88.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
89.一将成功万骨枯----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90.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91.强将手下无弱兵----英勇的将领部下没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
92.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征集成千的兵士很容易,担找一个好的将领却很难。形容良才难得。
93.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指将才难得。
94.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敌:对抗;堰:拦河坝。敌人来了派将军抵挡,大水来了用土去掩盖。比喻针锋相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95.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96.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97.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98.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99.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100.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