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成语
(2011-11-10 18:33:24)
标签:
成语教育杂谈 |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
1.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2.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3.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4.上行下效——效:仿效,跟着学。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
5.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6.大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7.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8.百折不饶——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9.有志竟成——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10.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1.老当益壮——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12.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13.好好先生——与人无争,只求相安无事的人。
14.合浦珠还——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15.安如泰山——形容像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16.先见之明——明·指眼力。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
17.画虎类犬——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18.投笔从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9.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20.舐犊情深——舐:舔;舐犊: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爱抚。比喻对子女的慈爱之情。
21.感戴二天——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22.重蹈覆辙——蹈:踏;复: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23.糟糠之妻——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24.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25.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26.梁上君子——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27.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28.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29.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30.修饰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31.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32.望门投止——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33.盘根错节——盘:盘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比喻事情纷难复杂。
34.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35.矫枉过正——矫:扭转;枉:弯曲。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36.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37.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38.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9.釜底游鱼——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40.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41.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42.小巫见大巫——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43.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4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4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46.精诚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