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朝的成语

(2011-11-02 08:18:49)
标签:

成语

教育

杂谈

分类: 一.相似成语组合

1.万世之功——万世不朽的功劳。
2.囊括四海——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四海:指全国。指统一全国。
3.席卷天下——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4.一字千金——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5.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6.焚书坑儒——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7.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8.捷足先登——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9.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10.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1.一败涂地——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12.土崩瓦解——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13.奋臂大呼——用力地挥舞手臂,情绪激昂地高声呼喊。
14.暗度陈仓——度:越过。陈仓:古地名,是关陇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比喻暗中进行某些别人不知道的活动。(多指男女私通)

15.先发制人——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16.作壁上观——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17.异军突起—— “异”,不同。异军:另外一支军队。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比喻指与众不同的新派别一下子崛起,独树一帜。


18.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消灭暴力的必胜信心。
19.大逆不道——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20.声名狼籍——声名:名誉;狼籍: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21.取而代之——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22.孺子可教——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
23.解衣推食——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24.乐而忘归——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25.一诺千金——是指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26.及锋而试——及:乘;锋:锋利,比喻士气高昂;试:试用。趁锋利的时候用它。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
27.息壤在彼——息壤:地名,秦邑名。在息壤订立的誓约还算数。多用作信誓的代称。
28.安土息民——安土:使地方安定;息民:使人民生息。安定社会秩序,让人民休养生息。29.绳枢之子——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贫穷。指贫家子弟。
30.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31.人鼠之叹——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悬殊。
32.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33.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34.秦镜高悬——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35.旷日长久——历时长久,久经时日。

36.以古非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用古代的人或事来非难当今。

37.刚戾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38.人头畜鸣——鸣:叫。这是骂人的话,指虽然是人,但象畜类一样愚蠢。也比喻人的行为非常恶劣

39.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

40.固若金汤——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41.金城汤池——城、池:城墙和护城河;汤:热水。金属的城墙,滚水的护城河。 比喻坚固无比、防守严密的城市或工事。

42.秦失其鹿——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43.高阳酒徒——高阳:古乡名,在今河南杞县西南刘邦自称“高阳酒徒”。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

44.季布一诺——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45.拔山扛鼎——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46.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 有危险。

47.抟心揖志——指专心一志。专心一志。

48.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49.鸡鸣狗盗——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50.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51.前倨后恭——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52.价值连城——连城:连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53.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54.作法自毙——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

55.徒有其表——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56.举措失当——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57.推锋争死——推锋:手持兵器向前,指冲锋。指冲锋陷阵,争先恐后,不怕牺牲。

58.楚馆秦楼——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入宫;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建楼给她居住。指歌舞妓院场所。

59.视同秦越——古代秦国与越国相距甚远,因称疏远隔膜为“秦越”。把事情看得似秦国和越国那样毫不相关

60.秦庭之哭——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61.越瘦秦肥——秦:今陕西一带;越:今浙江一带;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62.诱秦诓楚——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之表示挑拨离间

63.尽忠拂过——拂:通“弼”,匡正。旧指竭尽忠心,帮助君王改正错误。。

64.居官守法——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65.经纬天下——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66.燕雀岂知鸿鹄之志——鸿鹄:指天鹅。燕子与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6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6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周的成语
后一篇:东汉的成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