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海峡的乡恋

(2010-08-24 13:27:4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题

林海音
穿越海峡的乡恋

穿越海峡的乡恋

  日前,一场“穿越林间听海音·林海音文学展”刚刚在台北纪州庵文学馆新馆落下帷幕,借此机会,《淑媛》杂志独家专访了《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一书作者、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女士。夏祖丽回忆了母亲充满传奇魅力的一生:她在大阪出生,在北京长大,在台北绽放文学的光华,她是《城南旧事》中天真可爱的小英子,又是台湾新文学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她家的“文学客厅”被称为“半个台湾文坛”,余光中、林怀民都曾经是她的座上宾朋。她就是林海音,一位用爱和文学联接海峡两岸的作家,一位用全身心的热情去努力感受和付出爱的“生活家”。
  与很多作家在文字中恣意奔放,在生活中却紧收平淡不同,林海音的文字和她的生活一样鲜活。她将与自己有着切肤之亲的北京,写得回味悠长,朴实而又生动的文字,就是她对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的回望和写照。虽然距离伊人离世已经将近10年,但是人们对她的追思并未因此变淡。一场“穿越林间听海音·林海音文学展”刚刚于月初在台北纪州庵文学馆新馆落幕,北京方面相应的展览活动就已经在紧张的筹备之中。台北与北京,一个生身之所,一个心灵上的故乡,共同见证着“小英子” 林海音精彩而圆满的一生。

 

时髦的南城“小北京”
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在为母亲所写的传记《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儿时的小英子(林海音)过的是怎样时髦而又幸福的生活:“每回林家要放“话匣子”(手摇收音机),小朋友们好奇地围到门口,英子想让谁来听,就让谁进来,不想要的人,就把他们推出去。英子家是洋气的、新派的,有好多新奇的东西。”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亲爱的祖父,您来信说要我们做“归乡之计”,我和妈妈商量又商量,妈妈是没有一定主张的,最后我还是决定了暂时不回……我现在已经读到初中二年级了,弟弟和妹妹也都在小学各班读书,如果回家乡去,我们读书就成了问题。我们不愿意失学,但是我们不能半路插进读日本书的学校。         

                                                                  ——摘自林海音写给祖父的信

 

“仗义玫瑰”闪耀台湾文坛
林海音岂止是长青树,她简直是长青林。她植树成林,我们就在那林荫深处。

                                                  ——余光中

 

永远难忘的“城南旧事”
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我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1.在13岁之前,林海音的生活都是快乐的,而随着父亲的去世,年轻的林海音承担起了照顾母亲和6个弟弟妹妹的重任。

2.1939年林海音结婚照。虽然嫁入了一个“红楼梦”式的大家庭,但林海音的婚礼是完全新式的,结婚所需的婚纱、乐队以及邀请函等事宜都由海音与承楹自主决定。

3.林海音热情好客的性格吸引了一批文人墨客前来家中做客,琦君、林怀民、朱西宁、罗兰、陈香梅等等,在那里,他们随心所欲地谈论生活、风俗等各方面的话题,林海音家的客厅渐渐有了“半个台湾文坛”的美誉。诗人余光中说,每次回台北,只有到了夏府,才有向文坛报了到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