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晨:真实的青春与成长

(2008-03-12 14:09:53)
标签:

文化

《淑媛》北京读者会将于3月底召开,快快报名吧shuyuanlady@126.com,我们将尽快回复你并电话确认的!

 

fm小图.jpg

 

 DSCF8049ax.jpg

 

[文]Frola
 《士兵突击》里的吴哲文武双全,“傲”气蕴积、“怀疑”常在,对三多如兄弟般的感情动人,还有阳光、帅气;现实中的李晨同样阳光、乐观、善谈、而且还不忘幽默。戏里,他呈现的是一个特种兵的奋斗和战友情谊;戏外,他给大家的是一段有关30岁男人青春和成长的故事。

 

 

《士兵突击》是转折,本人和角色互相给予

李晨赞同《士兵突击》是他演员生涯转折点的说法。很多看过电视剧、再看剧本版《士兵》的人,都会说李晨赋予了吴哲本身不具备的光彩,让原本这个不太重要的角色夺人眼球;而在李晨看来,吴哲这个角色在生活中给予自己的更多——那些或许能相伴一生的感动、情谊。

 

17岁时,李晨就演了第一个角色——《十七岁不哭》中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简宁。也许因为这部戏称得上是内地第一部先锋、时尚的校园作品,加上李晨本色的演出,使得“简宁”成为他荧屏上的代名词。即使之后他演了20几部电视、电影作品,都没能改变大家的这一深刻记忆,直到和《士兵突击》相遇,他演技的突破口被加倍放大,结果他终于用“爷们儿”吴哲取代了“中学生”简宁。

 

其实看过小说的人会有更多了解,原著中的吴哲大体来说是一个能文能武、出身好、学历高的优秀年轻少校,所以他身上有股自然而然的傲气、只相信自己,对一切人和事,都持“怀疑”态度;在他的观念里,自己的人生只与自己有关,因此他习惯于跟别人相处中的距离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是吴哲的底色,虽然他的文武双全、“怀疑”精神、有个性在整个《士兵突击》的谱系中很抢眼,但如仅仅如此,恐怕观众关于他的记忆不会持久,因为他身上少了些人情味儿。

 

但看过电视剧之后,李晨的吴哲给了观众打动人心的力量——他对许三多真诚的兄弟之情。当他和战友们一起为许三多准备探家行装的时候,他拿出数码相机、时髦衣服、墨镜;为了让许三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以要摘下自己精心栽种的鲜花相要挟。这些都是发自内心的朋友、兄弟之情,正如那句经典的台词“除了兄弟,我们还能是什么?!”很多网友说,正是吴哲那双真诚的大眼睛流露出的对三多真诚的兄弟情谊,俘获了观众的心,而这样的吴哲,是李晨式的。他的表演,强化了原本的吴哲的底色,赋予了这个角色不褪色的光彩。

 

“突迷”们把吴哲誉为“军营王子”,想来跟李晨阳光、帅气的外型关系重大,但如果没有这“铁汉柔情”的一面,“王子”一说应该很难成立。话说回来,如果吴哲换成一个普通的、没有那么帅气的演员来演,不知道还会有如此美誉吗?我把问题抛给李晨,他的回答出乎预料,很机智、也很幽默:“肯定会有,那就是‘青蛙王子’。”

 

回忆起《士兵突击》结束的这段时间,李晨说吴哲这个角色给了自己很多宝贵的东西。吴哲给了他一种思想上的启发,很多东西或许不是那么地理所当然,带些“怀疑”精神来看待事物反而会有别的收获。虽然自己从小是个在军人家庭长大的孩子,但反而是这部戏之后,他见到军人会格外亲切;年初在杭州拍戏遭遇雪灾,看到官兵们冒着严寒、忍着饥饿在路面上扫雪,会不自觉地有种自豪感,那一刻所能想到的幸福就是和他们并肩作战;碰到认识自己的军人,他们叫自己吴哲、很快大家就打成一片。下戏之后,宝强、译哥、段段、强哥、思诚、家栋更成为了他交情颇深的好兄弟。这所有的一切感动和情谊,都将相伴自己一生。

 

30岁男人的青春与成长

面对演艺圈的名与利,如果要不为所累需要有颗“平常心”;大多数的男人偏于晚熟,30岁才刚刚开始思考人生,在李晨这里也如此,青春与成长是种“心态”与“心智”的问题。

 

李晨17岁就因为简宁成名,之后却并没有大红大紫。也许那句“演员过早得到荣誉不一定是好事”真的有几分道理,因为起点太高、以后的路反而会比较难走。

 

在冯小刚导演的年度贺岁巨片《集结号》中,李晨饰演了刘干事一角,戏份两分钟,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认识自己的人,知道那个是他,不认得自己的人,恐怕都记不住他那张脸。但能参与冯导的作品,和同公司的好多兄弟难得聚在同一个剧组,感受着大家一起为同一部戏努力,就是收获。至于是不是主角、戏份有多少,真的没那么重要。就好像接下来的戏,由《士兵突击》原班人马打造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李晨在剧中饰演一位叫张立宪的国民党军官、是邢家栋(伍六一)的助手,虽然并非男一号、二号,但他仍然会全力以赴地出演,因为他看中这样一支团队、看中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更珍惜和导演、其他演员之间的哥们儿情谊。

 

因为当演员是热爱这份事业,能走多远取决于自己的钟爱程度,而能不能成为耀眼的明星却有太多的天时地利。面对演艺圈的名与利,要不为所累需要这样的平常心。

 

看李晨博客里每篇博文不少于两个的小笑脸,读他图片下方的图说、譬如“我觉得我小时候比现在好看”、“我认为这个笑得很阳光”的时候,他身上的大男孩儿个性会立刻跃然眼前;但那一篇篇散文似的文章、还有偶尔的诗句读下来,那种一个男人在渐渐成长、细细品味生活的感受又会强烈而真实地击中你。“文如其人”四个人用在李晨身上再恰当不过,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他就是博客“梁山水泊109号”里的他,喜怒哀乐都是兴之所至,真实、真诚、随性、感性。他跟你聊天时,总是会在自己说了一段话开心的话之后早于对方先笑起来,这时候你就会了解原来博客里那些小笑脸是他心里情绪的自然流露,所以这种对生活的乐观、自信态度又会再一次感染你。

 

他形容20几岁的自己,觉得世界是属于自己的、青春是可以尽情挥洒的,套用一句老话叫作“世上无难事”,因为确实不懂得愁滋味;30岁的自己,喜欢用这句至理名言的后半句自勉“只怕有心人”,对于成长中的不顺和挫折,懂得在发生时有所感应并坦然面对,毕竟人总是通过成长来和世界发生联系,而这就是人生,你的,我的,大家的。

 

听说他很想出演像《奋斗》里的几个男演员一样的角色,他说那是因为生活中自己和他们很贴近,他就是故事中那种北京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男孩儿的典型样子。“我就是这样,心态还很男孩儿,但心智已经成熟了,和30岁的年龄相当”。

 

 

淑媛:康洪雷导演曾经说过,你的演技还有三分之二可以挖掘?

李晨:他说的没错,何止三分之二呀,我看是五分之四。

淑媛:记得你曾经说过自己对未来女朋友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儿?

李晨:这个高不是身高和收入。我是说对她的要求应该是越来越往自己内心里走。我喜欢感性的女孩儿(和自己一样),成熟一点的,可以多照料我多一些,因为我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淑媛》杂志3月1日刊,第2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