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第一个词:暴力美学
我认识她的缘故,是在她的身上找到了一种呈现爆发特质的气势(有人说是潇洒)处,我完全感觉地到。扬手——落下,力量点运用极其到位,扫弦非常有气势(可以说是砸),然后结尾的处理,尤其是比较强劲的结尾,她会使用一套我称之为“袁式结尾”的处理,即左右手交叉刮奏结束。视觉上给人是震撼的。
第二个:柔情主义
任何一个弹古筝的(男性女性都大比例地存在)都有这种特性/潜质,而袁莎则是通过技巧来表达出她的悲情柔美风格。其专辑《云裳诉》中大部分曲目以悲情、伤感为主题。从听觉上可以分辨出,她所演奏的作品颤音极多,这点在《云裳诉》中表现十分明显。整首作品似乎是“颤”出来的(基本功不好的,左手基本要崩溃);然后是摇指的特点,她的摇指和大部分的演奏者不太一样。她的摇指所选择的音区在离前岳山3~4公分的部位。这里音色较柔和,属于古筝音质最“美”的部分(最“美”不等同于“最好”),然后全部采用悬腕式大指摇,她还使用了掌根靠弦的摇法。这样,浑厚柔美的音色+波动较大的颤音技法,构成了她的另一风格特点。
第三个:极端演奏
极端,是一个程度词,形容人、物都可以。
这里的极端,没错。就是指袁莎的演奏风格。暴力美学+柔情主义的极端表现方式。
暴力,让人想到的是男性,凶猛,狠毒,张扬……结合袁莎现在的发展。是一种无奈与控诉时的自恋,是力量宣泄时的劲头。说她有“女权主义”,应该不会过了吧`~~~(个人是希望每个女性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立性)当然,这个方式形成的可能来自内心,来自生活和周遭的环境。不讨论……
柔情,有些悲苦,凄凉的柔情。柔的痛彻心扉……
这个极端,是一种无奈与控诉后的自怜。大部分女性的特征,只是她的遭遇,让她把这个极端发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她~~~给大家带来一些更有创意,有张力的作品
以上纯属个人浅见,望大家指点批评。(不代表其他任何人或事物的观点)
http://bbs.wenhuacn.com/skins/default/filetype/jpg.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wenhuacn.com/Upload2007/2007-2/20072111135387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