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音乐史(4)

(2007-05-20 20:55:07)
分类: 中国音乐史(转)
 

隋、唐时期

隋唐两代,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政治稳定

,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城

文化,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

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

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

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步乐、九部乐就属

于燕乐。它们分别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国的民间音乐

,主要有清商乐(汉族)、西凉(今甘肃)乐、高

昌(今吐鲁番)乐、龟兹(今库车)乐、康国(今

俄国萨马尔汉)乐、安国(今俄国布哈拉)乐、天

(今印度)乐、高丽(今朝鲜)乐等。其中龟兹乐

、西凉乐更为重要。燕乐还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

奏,根据白居易的《立部伎》诗,坐部伎的演奏员

水平高于立部伎。风靡一时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

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

会了九部乐中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中

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见于《教坊录

》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46个,其中《霓裳羽衣舞

》以其为著名的皇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

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著名诗人白居易写有

描绘该大曲演出过程的生动诗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有一系列音乐教育

的机构,如教坊、梨园、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专门

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这些机构以严密的考绩,

造就着一批批才华出众的音乐家。文学史上堪称一

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当时歌伎曾以

能歌名家诗为快;诗人也以自己的诗作入乐后流传

之广来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唐代的乐队中,琵

琶是主要乐器之一。它已经与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

无几。现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

奏方法上还保留着唐琵琶的某些特点。受到龟兹音

乐理论的影响,唐代出现了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

调的乐学理论。唐代曹柔还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记

谱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