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音乐史(3)

(2007-05-20 20:53:23)
分类: 中国音乐史(转)
 

 

秦、汉时期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对采

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业绩终了大量

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这些用作演

唱的歌词,被称为乐府诗。乐府,后来又被引申为

泛指各种入乐或不入乐的歌词,甚至一些戏曲和气

越也都称之为乐府。汉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

。它从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渐次发

展为有丝、竹乐器伴奏的“相和大曲”,并且具“

艳--趋--乱”的曲体结构,它对隋唐时的歌舞大曲

由着重要影响。汉代在西北边疆兴起了鼓吹乐。它

以不同编制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构成多种鼓吹形

式,如横吹、骑吹、黄门鼓吹等等。它们或在马上

演奏,或在行进中演奏,用于军乐礼仪、宫廷宴饮

以及民间娱乐。今日尚存的民间吹打乐,当有汉代

鼓吹的遗绪。在汉代还有“百戏”出现,它是将歌

舞、杂技、角抵(相扑)合在一起表演的节目。汉

代律学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损益的方法将八度音

程华划为六十律。这种理论在音乐实践上虽无意义

,但体现了律学思维的精微性。从理论上达到了五

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由相和歌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在北方得到曹魏政

权的重视,设置清商署。两晋之交的战乱使清商乐

流入南方,与南方的吴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时,

这种南北融合的清商乐又回到北方,从而成为流传

全国的重要乐种。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

,西域诸国的歌曲以开始传入内地。北凉时吕光将

在隋唐燕乐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龟兹(今新疆库车)

乐带到内地。由此可见当时各族人民在音乐上的交

流已经十分普及了。这时,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性

乐器古琴趋于成熟,这主要表现为:在汉代已经出

现了题解琴曲标题的古琴专著《琴操》。三国时著

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书中有“徽以中

山之玉”的记载。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古琴

上徽位泛音的产生。当时,出现了一大批文人琴家

相继出现,如嵇康、阮籍等,《广陵散》(《聂政

刺秦王》)、《猗兰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

目问世。南北朝末年还盛行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

色和化妆表演,载歌载舞,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

奏的歌舞戏。这已经是一种小型的雏形戏曲。这一

时期律学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晋代荀瑁找到管乐器

的“管口校正数”。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损益法上

,以等差迭加的办法,创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

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决了三分损益律黄钟不能

还原的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