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奢华为裳
(2010-06-27 00:00:35)
标签:
材料时尚杂谈 |
或许可以这么说,当时看到的并不止是水晶,而是心底里深藏着的一些很独特但没有确切捕捉到的想法,被水晶所激发,而真正地苏醒过来了一般。水晶是个媒介,或者称为催化剂。这种材料所提供的拓展性和可能性,以及对技术问题的解决的方案,让设计师能直接地感受到对设计思路上的触动,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似很随意地找寻到灵感。甚至让你产生出,以往的没有实现的概念,都只是在等待着这种材料去实现去完成的念头。而最早一闪而过却被遗忘的灵感,在此时才被回忆起来。
这些艺术作品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还有他们对技术的严谨和开发,最终带来是施华洛世奇所独有的灵魂,是思想上的高度。
行家说,人造水晶与玻璃,差别只在那24%的氧化铅。将可大量生产的物质——和玻璃相差无几的东西,转换为感官上稀缺的、奢华的,博得优质、美好、高雅词汇形容的同时,以不菲的定价摆进全世界不知道多少家的专卖店柜台上,这并不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手段,而是暗藏巨大能量的反应堆。
保证品质,以设计为先,为设计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材料的价值只有通过这个途径才能得以更好的体现。木炭、石墨、钻石,是碳元素的三种异构体,比起水晶和玻璃两者的差别,前三者的质料差别可能更小一点,而价值差别,不可同日而语。设计材料本身的设计,在我看来,就如同将木炭转变为石墨、石墨转变为钻石过程中所必须的催化剂和高温一般,只有这样,材料才能突破材料,才能具备灵魂,不再是单纯的设计附属物。也只有这样,材料上的“中国制造”才能不再只是标示,而是如同施华洛世奇的小天鹅般的品牌。无论被标记的材料表面,是闪着光或是没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