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鹊华秋色》——被懂得的人欣赏,是一种幸运

(2013-01-07 21:00:53)
标签:

赵孟

鹊华秋色图

水村图

李铸晋

颠倒梦想

食用完毕,相见恨晚。
李铸晋的能量太大,最起码对于赵孟頫来说是这样。不管是在中国的艺术史家还是西方艺术史家里,同类型的文章,李铸晋的这一套是翘楚。
东方文化背景让他对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上能够有相对较大的准确性,这种准确性在分析赵孟頫生平交游的时候尤其明显,这点是高居翰班宗华等做不到的。
西方的学术训练让他能够对一件事情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对鹊华秋色从传统和构图方面的分析只能用鞭辟入里四个字去说,这点,不仅国内大多数接受传统神叨叨美术品评好讲什么所谓“气象万千”“意境悠远”的美术史家做不到,神叨叨的巫鸿也做不到。
而我啊,作为一个审美有问题的骚年,其实喜欢水墨的《水村图》,更多于被视为国宝带去了台湾的《鹊华秋色》。就像我喜欢赵孟頫的行楷多于正楷一样,我喜欢他稍微放松漫不经心的姿态,而非鹊华秋色那样沉着,认真,憋着鼓劲儿在安排,调度。
可是鹊华秋色图的故事还是很让人感动,这是张送给周密的画,齐人周密从来没有机会去往北方,看一眼家乡故地的鹊山与华不注山,所以羁旅归来的赵孟頫把旅途里看见的他的家乡记下来,画下来,送给他。周密有个号,叫华不注山人,不知道取在这幅画之前还是之后。画卷后有曹溶一句跋,也是好,“鹊华两山有灵,故使主人涉江千里,攫取此卷还其乡也。”
在赵孟頫的人格与成就一章,看到几欲落泪。
“他既聪颖过人,又多才多艺,正好为宋室服务,但却因宋亡,而本身又是宗室之后,所以陷于进退维谷的境地。不过,经过多年赋闲,当他被召为元世祖忽必烈效力时,便毅然面对不忠于宋的职责,宁愿接受工作的召唤,不愿像他许多朋友一样终生隐居,以他自己的看法,直接效劳或能使元代统治者认识到中国的伟大传统。⋯⋯另一方面,他虽然接受了元人的通知,但对所有宋的遗臣都非常了解和尊重。明显地,《鹊华秋色图》和《水村图》都是为这些在元初由于对故宋忠心耿耿、因而隐居不仕的人画的。”
我想子昂有灵,能够被一个后人这样解读,也会欣慰。他懂得周密,为他画鹊华秋色图,是周密的幸运,而后的人,或者闲言碎语,或者如同董其昌一样顾左右而言他,只提书画技术,这不算是懂得。所以李铸晋这章不足万字的总结,是赵孟頫的幸运,千百年后还有人记得他,读懂他。这是他的不朽。这也是他所有的漂泊,坎坷,委屈和努力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