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存档]嵇康之死:白日(忽然发现这篇文居然没存过。。。)
(2012-11-10 06:40:20)
标签:
袁准刑台嵇康台子形容枯槁杂谈 |
09年5月写的。
高挂免战牌。
就学着鲁迅爷爷的笔法写着玩儿。我是真爱故事新编啊(你其实是爱乌鸦炸酱面吧!!!
这一天,是公元262年的一个普通春天。
前一夜,洛阳城罕见的电闪雷鸣,稀里哗啦的砸了一晚上的雨。
只是这会儿雨早已经停了,一轮惨白的太阳洗过似的缀在天上,有太阳的一切情状,只是没有温暖,于是你分不清这究竟是黎明还是黄昏。
洛阳东市,这个专门砍人的地方这会儿热闹的有点像菜市场。台子下面三千浩浩荡荡的学生颜色各异的服饰,再那么不安的乱动便看着像是搅在一起的肠子。
今 日要斩的是个不听话的名人,专跟朝廷作对,时常发表些反政府言论,于是在学生眼睛里就成了英雄。今日来的,多半是没见过他的,想着如此的大名人再不见上一 面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今日若是见到了,将来倒可以仗着这一面得意好些年。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己的就是独一份儿。因而太学生几乎都来了,比平日读经到的还整 齐。听祖父辈的人说,当年斩李膺也没到的这么齐全。
只是,等了好久也没见台子上来人,学生们毕竟有些无聊,于是发呆的有之,窃窃私语的有之,大多数开始动胳膊动腿的瞎晃悠。忽然远远的看见有一队人马像是押着人来了,后面的人立刻潮水一样往前涌,人群里有了点骂骂咧咧的骚动。
前面的人倒是看清了,一队刽子手散开在台子上,后面上来个男人,挺高大,长的也不错,只是脸上努力的绷着,让人看不出表情,但看出来是很自得的,从容不迫的往上走。台下的人拿不准左右问着,这就是嵇康?
有家里门路广见得多的此刻终于逮到机会用颇为鄙夷的像是训乡下人的口气小声嗤笑,是钟会。
哦。
声音不大,人群里却都心领神会。这不就是当初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去人家家里想求个推荐作序结果人家照样打铁,正眼也没瞅他的那个钟会嘛。
人人脸上都整齐划一的显出一副看不起的神色,肚子里却不知道什么心情的都在嘀咕,看上去不赖嘛,混的可真不错。
于是就更期待着传说中嵇康的出场,都想看看这个连钟会都不放在心上的嵇康到底是什么尊荣。只是等了半天也不见再有人上来,伸长了颈子的众人开始对嵇康有了点微词:果然大牌,死也让人等这么久。
又 等了一会儿,远远的来了个人,近了太学生们都吸一口气,自动的让开了一条路:一个孩子,抱着坛酒,顶多不过十来岁,穿的很自然的素色衣服,但立刻就让人看 出来时龙章凤姿,有做仙人的潜质。只是努力支撑的凝重脸色越往刑台靠近,就越显出悲苦的神色来,和年龄是极不相衬的。
年轻人停在台子边上,仰着 脸和那个一直站在台子边上的中年人说话。大家这才注意到那儿还有个人,既没穿着制服,也不是官服,是那种没染好的黑衣服,因为离得远,看上去像是掉了颜色 似的,颇有点斑驳。那里被一队卫兵给圈住了,太学生过不去。那人长得极高大,但又形容枯槁,满头长发没挽住,全部垂下来遮住脸,在风里一会儿扬起来,一会 儿落下去。远远近近的人都没想起来他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后来有人说,我们好歹去了一趟,不能跟人说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啊,不知道也没事儿,我们可以用比 喻。有个人说,像是冬天山上枯死的大树,在场的人都觉得贴切,只是这么说不美,另一个人给润色了一下,说,就像是将要崩塌的玉山。
大家都说好。
孩子过了一会儿,很满意的走了,和之前走过来的时候神色完全不同,是一种安了心的神色。走到一半发现自己还抱着那坛子酒,踟蹰了一下,还是没回头。
有好事者去打听那个怪人究竟和孩子说了什么,有靠的近的人说,他说,巨源在,尔不孤。
哦。大家又恍然大悟。山涛,吏部郞,朝廷官员的调配都从他手上过,现下司马昭眼前的红人。有山涛罩着,自然这孩子将来不会找不到工作。只是,这个怪人到底是谁呢?
正 各自揣测,忽然台子上响起了琴声。大家一听,不得了,这个音乐,慷慨激昂,是从来没听过的好!弹琴的人这会儿坐下来,就显不出那么形容枯槁,反而有种安稳 的气度,从容起来,风把头发吹到琴弦上,好像都铿锵有力的打在徽位上,多出来好多窸窸窣窣的泛音,让人没由来就想到昨夜那场大雨。
大家都没想到 嵇康死一回还有这么多的程序,亦不知刑台上还能准许给人送葬的乐师演奏,但想想曲子不错,也就忍着脚痛将就着听了。忽然,后面一个人大哭起来,是那种跌足 顿首,呼天抢地的哭法儿。一个大男人,这么没有形象的哭起来,太学生都在皱鼻子。那人越哭越起劲,后来魔怔了一样撞开众人跌跌撞撞的往前走,嘴里还不停念 叨着,你不肯教,不肯教,不肯教!
台子上的琴正到高潮,密密匝匝让人透不过气来,卫士也没拉住那人居然让他闯进了围起来的贵宾区。
琴声戛然而止。
那人很无奈的说,袁准啊,广陵散以后就绝版了。不好意思。
那人忽然不哭了,只是以一种既仇恨又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盯住弹琴的人。
他被盯的有点无奈的撇撇嘴,本来这个曲子也是我跟鬼偷来的。你知道吧,我这个人有个习惯,特别喜欢拧巴。你越想学我越不教你。
袁准说,那我现在不想学了。
我也教不了了。
袁准沉默了一下,然后抹了抹眼泪,看了他一眼,那你去死吧。
这时候又开始下雨了,越来越密,那人看了看慢慢淡下去的太阳,撇了撇嘴,快了。
然后袁准就也转头走了。
走过去的时候终于有个太学生没忍住拉了把他的袖子,那人到底是谁啊,你们嘀咕什么呢?
袁准很莫名奇妙的看了他一眼,你不知道他谁你今天来站半天干嘛。
等着看杀嵇康啊。
袁准眼睛翻了一下,又往外走,那个学生在他背后靠了一声,拽什么啊你。
袁准回了下头,正准备说话,忽然轰隆隆一大声,一大片闪电把整个洛阳都给照亮了。所有人的耳朵都嗡嗡响了半天,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都在心里暗喜自己居然还活着。
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决定,不看嵇康了,这样的坏天气要回家。
那个刚骂了袁准的太学生也往回走,经过袁准身边的时候看见他眼睛发直,盯着台子,他又回头看了眼那个台子,忽然发现,那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钟会,怪人和琴,都没了。
高挂免战牌。
就学着鲁迅爷爷的笔法写着玩儿。我是真爱故事新编啊(你其实是爱乌鸦炸酱面吧!!!
这一天,是公元262年的一个普通春天。
前一夜,洛阳城罕见的电闪雷鸣,稀里哗啦的砸了一晚上的雨。
只是这会儿雨早已经停了,一轮惨白的太阳洗过似的缀在天上,有太阳的一切情状,只是没有温暖,于是你分不清这究竟是黎明还是黄昏。
洛阳东市,这个专门砍人的地方这会儿热闹的有点像菜市场。台子下面三千浩浩荡荡的学生颜色各异的服饰,再那么不安的乱动便看着像是搅在一起的肠子。
今 日要斩的是个不听话的名人,专跟朝廷作对,时常发表些反政府言论,于是在学生眼睛里就成了英雄。今日来的,多半是没见过他的,想着如此的大名人再不见上一 面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今日若是见到了,将来倒可以仗着这一面得意好些年。茶余饭后的谈资,自己的就是独一份儿。因而太学生几乎都来了,比平日读经到的还整 齐。听祖父辈的人说,当年斩李膺也没到的这么齐全。
只是,等了好久也没见台子上来人,学生们毕竟有些无聊,于是发呆的有之,窃窃私语的有之,大多数开始动胳膊动腿的瞎晃悠。忽然远远的看见有一队人马像是押着人来了,后面的人立刻潮水一样往前涌,人群里有了点骂骂咧咧的骚动。
前面的人倒是看清了,一队刽子手散开在台子上,后面上来个男人,挺高大,长的也不错,只是脸上努力的绷着,让人看不出表情,但看出来是很自得的,从容不迫的往上走。台下的人拿不准左右问着,这就是嵇康?
有家里门路广见得多的此刻终于逮到机会用颇为鄙夷的像是训乡下人的口气小声嗤笑,是钟会。
哦。
声音不大,人群里却都心领神会。这不就是当初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去人家家里想求个推荐作序结果人家照样打铁,正眼也没瞅他的那个钟会嘛。
人人脸上都整齐划一的显出一副看不起的神色,肚子里却不知道什么心情的都在嘀咕,看上去不赖嘛,混的可真不错。
于是就更期待着传说中嵇康的出场,都想看看这个连钟会都不放在心上的嵇康到底是什么尊荣。只是等了半天也不见再有人上来,伸长了颈子的众人开始对嵇康有了点微词:果然大牌,死也让人等这么久。
又 等了一会儿,远远的来了个人,近了太学生们都吸一口气,自动的让开了一条路:一个孩子,抱着坛酒,顶多不过十来岁,穿的很自然的素色衣服,但立刻就让人看 出来时龙章凤姿,有做仙人的潜质。只是努力支撑的凝重脸色越往刑台靠近,就越显出悲苦的神色来,和年龄是极不相衬的。
年轻人停在台子边上,仰着 脸和那个一直站在台子边上的中年人说话。大家这才注意到那儿还有个人,既没穿着制服,也不是官服,是那种没染好的黑衣服,因为离得远,看上去像是掉了颜色 似的,颇有点斑驳。那里被一队卫兵给圈住了,太学生过不去。那人长得极高大,但又形容枯槁,满头长发没挽住,全部垂下来遮住脸,在风里一会儿扬起来,一会 儿落下去。远远近近的人都没想起来他到底长的什么样子。后来有人说,我们好歹去了一趟,不能跟人说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啊,不知道也没事儿,我们可以用比 喻。有个人说,像是冬天山上枯死的大树,在场的人都觉得贴切,只是这么说不美,另一个人给润色了一下,说,就像是将要崩塌的玉山。
大家都说好。
孩子过了一会儿,很满意的走了,和之前走过来的时候神色完全不同,是一种安了心的神色。走到一半发现自己还抱着那坛子酒,踟蹰了一下,还是没回头。
有好事者去打听那个怪人究竟和孩子说了什么,有靠的近的人说,他说,巨源在,尔不孤。
哦。大家又恍然大悟。山涛,吏部郞,朝廷官员的调配都从他手上过,现下司马昭眼前的红人。有山涛罩着,自然这孩子将来不会找不到工作。只是,这个怪人到底是谁呢?
正 各自揣测,忽然台子上响起了琴声。大家一听,不得了,这个音乐,慷慨激昂,是从来没听过的好!弹琴的人这会儿坐下来,就显不出那么形容枯槁,反而有种安稳 的气度,从容起来,风把头发吹到琴弦上,好像都铿锵有力的打在徽位上,多出来好多窸窸窣窣的泛音,让人没由来就想到昨夜那场大雨。
大家都没想到 嵇康死一回还有这么多的程序,亦不知刑台上还能准许给人送葬的乐师演奏,但想想曲子不错,也就忍着脚痛将就着听了。忽然,后面一个人大哭起来,是那种跌足 顿首,呼天抢地的哭法儿。一个大男人,这么没有形象的哭起来,太学生都在皱鼻子。那人越哭越起劲,后来魔怔了一样撞开众人跌跌撞撞的往前走,嘴里还不停念 叨着,你不肯教,不肯教,不肯教!
台子上的琴正到高潮,密密匝匝让人透不过气来,卫士也没拉住那人居然让他闯进了围起来的贵宾区。
琴声戛然而止。
那人很无奈的说,袁准啊,广陵散以后就绝版了。不好意思。
那人忽然不哭了,只是以一种既仇恨又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盯住弹琴的人。
他被盯的有点无奈的撇撇嘴,本来这个曲子也是我跟鬼偷来的。你知道吧,我这个人有个习惯,特别喜欢拧巴。你越想学我越不教你。
袁准说,那我现在不想学了。
我也教不了了。
袁准沉默了一下,然后抹了抹眼泪,看了他一眼,那你去死吧。
这时候又开始下雨了,越来越密,那人看了看慢慢淡下去的太阳,撇了撇嘴,快了。
然后袁准就也转头走了。
走过去的时候终于有个太学生没忍住拉了把他的袖子,那人到底是谁啊,你们嘀咕什么呢?
袁准很莫名奇妙的看了他一眼,你不知道他谁你今天来站半天干嘛。
等着看杀嵇康啊。
袁准眼睛翻了一下,又往外走,那个学生在他背后靠了一声,拽什么啊你。
袁准回了下头,正准备说话,忽然轰隆隆一大声,一大片闪电把整个洛阳都给照亮了。所有人的耳朵都嗡嗡响了半天,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都在心里暗喜自己居然还活着。
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决定,不看嵇康了,这样的坏天气要回家。
那个刚骂了袁准的太学生也往回走,经过袁准身边的时候看见他眼睛发直,盯着台子,他又回头看了眼那个台子,忽然发现,那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钟会,怪人和琴,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