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艺废话第一弹:何堪举别觞(我要把这两个月攒的废话都发掉><)

(2011-06-15 20:45:09)
标签:

魏晋

武英殿

兰亭

送四十九侄诗

高士图

杂谈

在武英殿看画展,遗憾褚遂良本的兰亭序这次只展了十天,竟然没有见到。沮丧说我就是来看它的啊。作为脑残粉的证明,给工作人员小哥看了我的兰亭序钱包。小哥说9月份在午门有兰亭的专题展览,你再来吧。会有兰亭八柱,褚遂良或者神龙本,总会有一个。我又问,除此还有什么呢?小哥说,一些魏晋的文物吧。我说,原来是魏晋的专题展览。小哥说,不,是兰亭。我说,可是你不是说是魏晋文物……小哥反问,兰亭不就是魏晋吗?

我张口想反驳,兰亭怎么能是魏晋呢,它只是东晋时候一场宴会的一篇注解而已。但是我居然没法开口,因为我觉得它很奇妙。兰亭就是魏晋。兰亭的潇洒和悲哀,魏晋的风流和乱离。所以说,这是时代精神一篇简练又恰到好处的注解。对这个不知道怎样评价的短暂时代最好的注解,不管对它一无所知,略知一二,还是迷失在各种传说故事资料当中,兰亭就是魏晋,都是一种妥帖到奇妙的说法。

这是我喜欢武英殿的原因,每每有意料之外的惊喜。想看的看不到并不是特别沮丧的事情,小哥指了指我背后卫贤的《高士图》说,除了褚本兰亭,别的也是好东西啊。

挂轴被宣和装的装裱技术弄成了卷,由下往上重叠巍峨的北方高山需要站在画的左边歪着脖子从左往右看才能意会。小哥说他喜欢从最左边的一块石头开始看,山势巍峨,流水蜿蜒,卫贤的山水是好物。

我没有仔细看过这幅画的图片,因为在许多的材料上,卫贤的《高士图》优点在山间亭子和里面的人,他们说这是界画至臻完美的杰作之一。界画,在没有电脑绘图的时代还算稀奇,可现在,总让人觉得无聊。但那时候,我开始仔细看卫贤的山,层叠的,遒劲的,分不清是卫贤的山,还是李唐的山,总之这是北方常见的那种山,林木葱郁,巍峨矗立。

卫贤的高士图的两边,有李唐的采薇,有欧阳询的卜商帖,每一回武英殿的画展,明代之前的都稀少而精致,每一幅都是资料里所谓的“典范”。走到米芾的《珊瑚帖》与黄庭坚的《送四十九侄诗》之间,居然发现自己映在玻璃窗上一个诡异的笑。

珊瑚帖几乎像是米芾的自画像,张牙舞爪的任性,又让人觉得这是兴之所至的孩子气,又天真又讨厌,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

只是一封短笺,“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愧无五色笔头花这句,除了得瑟到不知道再怎么得瑟以外,想不到什么句子来形容,于是写到珊瑚一枝还不能尽兴,居然就随手在字旁边画了一株珊瑚。墨色浓淡看上去就好像一笔勾成,全然不在意布局法度,好像发围脖,忽然想起来漏了一句,于是PS之,也不管原来的段落是不是被破坏了。有趣的是,这一张歪歪扭扭完全不在意法度布局的短笺,成了后世的法度。就好像米芾这个可以泼皮耍赖不要到自己想要的字帖就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家伙终于在千年之后也被塑了不坏身放在中心广场上,以一种大师的冷艳高贵姿态俯视众生。

而黄庭坚呢,是另一种人。看着俊朗如同谦谦君子一样每一个字都充满形式美感又布局严谨的《送四十九侄诗》,我知道那个诡异微笑的原因:他们是有意被安排在一起的吗?一个幼儿园叔叔带着一个孩子?傲娇受一定要搭配温润攻?所以苏东坡跟米芾一定不成,此二人都是傲娇受。

诗是这样写的:又妷财相见,何堪举别觞。共期同奋发,更勉致轩昂。接物宜从厚,修身贵有常。翁翁尤念汝,早去到亲旁。

这是我喜欢黄庭坚的另一个原因,他总是清淡的处理一些提起来让人痛苦的难题。

像是那半首满庭芳:

明眼空青,忘忧萱草,翠玉闲淡疏妆。小来歌舞,长是倚风光。我已逍遥物外,人冤道、别有思量。难忘处,良辰美景,襟袖有馀香。

还有那半首逍遥乐:

雨润烟光,晚景澄明,极目危栏斜照。梦当年少。对樽前、上客邹枚,小鬟燕赵。共舞雪歌尘,醉里谈笑。

那些过去追不回的事情,让人无可奈何的事情他都知道,知道之后又没有什么了不起。照样醉里谈笑,襟袖有余香。

该忘记的忘记,该记得的记得,没有那么激烈的措辞,他不是第一,然而是第一流的黄庭坚。

像是这张四十九侄诗,明明是寻常的离别话题,还是长辈对小辈的碎碎念,可是何堪举别觞一句就足够让人记得很久。

后来闲逛的时候,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看过这卷诗。黄庭坚的字真是让人着迷。如果字如其人的话,第一眼美人黄庭坚一定比米芾苏轼要有更多的死忠。

其实我顶着被大太阳烤的冒着焦味儿的头发钻进武英殿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那句何堪举别觞,有趣的是,一下子就凉快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