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我去音乐俱乐部周年庆∣特刊:我与音乐的故事(二)

(2014-12-12 10:00:45)
标签:

杂谈

第二期:何小珊,LET THERE BE LOVE

何小珊,就是小编我,85后,女,北方人性格,南方人口味,求学经历也是南北混搭,学习并从事法律工作近10年。

要说我和音乐的缘分,得追溯到小学了,差不多是9293年。那时候学校合唱队到班里选队员,老师坐在钢琴前,大家排着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简谱教材,选一首歌,唱上一小段。选上的同学就留在班里,没选上的同学可以去操场上玩儿。我当时唱的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反正稀里糊涂地被选上了,看着在操场上玩儿的同学心里还挺羡慕的。但上帝就这样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从那以后我大概唱了12年合唱,一直到高中结束。歌唱成了我生命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在合唱队一直唱中声部。那时候我还小,对嗓音条件、音乐的整体性等等没什么概念,就觉得中声部真难听(虽然比低声部强些),看人家高声部同学走路都趾高气昂的,我们就没那股气势。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兴趣也不大。就像现在很多朋友听摇滚,可能会忽视贝斯手,觉得那么多把琴,长的都差不多,有什么用啊。但你把贝斯撤了试试,声音就飘着,不饱满。当然这些我那时也不懂。后来老师和我们说,中声部可牛了,因为受到高声部和低声部的夹击,所以只有耳朵好的同学才能唱好。我一听深受鼓舞,怎么着咱也能占个“耳朵好”呀。现在看来,真的是这样的夹击,锻炼了我的耳朵,使我的音准还可以。

对小学的合唱经历印象不是特别深了。记得我们每年都参加朝阳区的小学组比赛,老往朝阳区少年宫跑,就在红庙。现在路过还得多看两眼。初中印象最深的是我第一次被选上唱小合唱,大概五个人,给我高兴坏了。终于不用再挤在一堆人里面了!那段时间我每周六上午都骑自行车去学校排练,排练结束再回家做作业。真是一段特别单纯美好的时光!高中我考到了东城,就开始去东城区少年宫参加比赛。高二的时候我们排了威尔第(朱塞佩·威尔第 (Giuseppe Verdi))的歌剧《纳布科》(Nabucco)的选段《希伯来奴隶合唱-在幼发拉底河岸》,演出非常成功,好像还拿了奖。那次学校为我们特别定制了蓝色丝质长连衣裙,还请人录了像,每人拿到了一张演出DVD,我保留至今。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vlLUzareZKo2kTyaDFmx7WJIWloe0Y7cporG3tEYb8Y1ym8wk6g36Q/640?tp=webp

合唱让我体会到音乐的快乐。于是我开始喜欢上音乐,开始学电子琴(但我害怕考级,所以学了几年就半途而废了),开始自己买磁带听歌。我家附近有个大超市,一进门右手边有个区域是卖音像制品的,我的第一张磁带和CD都是在这买的。我是从听港台流行音乐开始的,范晓萱、王菲、张惠妹、周杰伦等等。范晓萱是我小学时期的最爱,她的几乎所有磁带我都有,前两天还翻出来听了一遍,有的被我听坏了,有的已经老化了。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bH2znwibgDLy6Cm60Bsuq6ZOT89nLcZOLzl4b5BVonh40lKpnEicPJ9g/640?tp=webp

初中时期我开始喜欢张惠妹直到现在(虽然我觉得她最新专辑里的快歌真是难以接受),而后来在我参加的各个年龄段的校园歌手大赛里,都会唱她的歌。因为她的歌我太熟了,基本不用背词。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40VlP3UuwlArL81e328tib2LOVcJbiaq4G6Cia5B2BnhoHexLeGn9Eqag/640?tp=webp

那时候我看《当代歌坛》,收集里面的明星海报,后来贴了一墙,等撕下来的时候墙上都是一块黑一块白的,给我妈烦恼坏了。这个“粉丝期刊”我一直看了很多年,现在应该还在出版。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oqSiaWuKWVB5eKiaAlfibIoh6yoibxDkbqIaHvYras7CevGKJjZxrpIKXQ/640?tp=webp

“摇滚”这两个字最初在我心里留下印象是在99年的夏天,我初一。那时候我们在排练小合唱,有个男生总在排练间隙走进来弹钢琴,后来慢慢就认识了。有一天他问我,你听摇滚吗?我说不听。他说他最近在听唐朝,觉得不错。那时候摇滚在我心里是非常叛逆不羁的东西,不属于我这样文静内向的姑娘。但摇滚在我心里留下了印象,我有些好奇,觉得总有一天会去听听的。这一天差不多等了六年。

05年,我上大二,法学院一群热爱音乐的小年轻们组了个乐队,取名“自由心证”(这是个英美法专业词汇,也是我个人觉得牛B的法律词汇之一),有吉他有贝斯有键盘有鼓竟然还有一把手风琴,除了键盘和鼓以外,其他人基本没受过专业训练。他们排了大约三个月就第一次上台演出了,曲目是GALA的《Young for You》和Maximilian Hecker的《Summer Days in Bloom》。我一听,就喜欢上了。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P1V60AxhUuzO9HibN2IVwRKn5RLmgQpGTJCTLw6P4eiaIZEb0vrZWicLQ/640?tp=webp

那时候苦于腿摔坏了,断送了练了N年的跆拳道,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愤怒,精力无处宣泄。于是我就开始缠着周围的人给我推荐摇滚乐。只要听见人聊摇滚,我就竖着耳朵听,然后上网查,去电驴(eMule VeryCD)下载。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实物,喜欢能留下来的东西,不太喜欢电子版。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lEe1AK2xJ8oViaBO7ibdQqBcRteiap1TQ50q4b0UrF1BmcSfrqmFqfyDw/640?tp=webp

我买的第一张摇滚CDOasis(绿洲乐队)的《Don’t Believe the Truth》,我当时觉得光这名字就很吸引人,何况我还知道一个衣服品牌也叫Oasis。那一刻缘分之光照耀了我,我买下了CDBrit-pop(英式摇滚)正式走进了我的生活。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aZDjU2nua9DeCiavze7NG439cngXQhMSS4oKHdQv6bfDfJX0wic2Pbkw/640?tp=webp

在听了一些摇滚之后,我觉得非常震撼,竟然有一种音乐与精神相连结,并传达着文化、生活方式等等信息。为了随时随地能听CD,我拿奖学金买了一个超薄的黑色磨砂壳松下CD机,因为有人告诉我松下的音质比较好,而此前我用的CD机特别厚,不方便携带。就在前不久,这个松下CD机坏了,我很伤心。我打算改天拿到中关村看看能不能修好。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XoCkkXyQfWe4dxlKUQwUiaFz1fCxRalCEYQMWiap2YP6SJicBQUTHawJA/640?tp=webp

在这个阶段,除了Oasis,我还听了Keane(基音乐队)、Coldplay(酷玩乐队)、Blur(污点乐队)、Radiohead(电台司令乐队)、Suede(山羊皮乐队)、Muse(缪斯乐队)、Placebo(安慰剂乐队)、The Kooks等等。还缠着人陪我去新豪运等酒吧听LIVE。因为我姐那时混迹金属圈,所以也听了一些金属LIVE,还听过一段时间国外的重金属乐队,比如Children of Bodom(博多之子乐队,芬兰重金属)。但我觉得我内心还是一个追求安静平和的人,所以金属后来就不怎么听了。这个时期我最喜欢的几首歌是Muse的《Unintended》、Coldplay的《Til Kingdom Come》和Keane的《She Has No Time》。我也抛弃了《当代歌坛》,转而投向《通俗歌曲》的怀抱。这个时期大约持续到我09年去香港上学。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lEIDar7bZCmNH4opGJfnibCqcPicnszsZaSZW901QhKn7FnmtHwInKZA/640?tp=webp

HK的时间特别开心,认识了一帮喜欢音乐和绘画的学哲学的朋友,是群很有意思的人。除了学习,我们每天主要的时间都花在互相分享好音乐和绘画作品上,当然还有泡吧喝酒。我们常去铜锣湾的HMV,去其他城市旅行时,也会专门逛逛CD店。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jxjmIG1nnOROYMIq549HAz6eQjoH4aD0oRDM5bicRCBjNicQpRVlTPUw/640?tp=webp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ouNQeJYJtkkHNNfxL91EibJ3m20Y5ibgp3MFXFz9QjJEku0peDpoJnlA/640?tp=webp

这个时期我听的音乐挺杂的,几乎人家推荐什么我都去听, WilcoMika(米卡)、Maroon 5(魔力红乐队)、James Blunt(詹姆斯·布朗特)、Jason Marz(杰森·玛耶兹)、Duffy(达菲)、Dido(蒂朵)等等,其中我们都很喜欢的一个乐团是Pink Martini(粉红马汀尼,一支来自美国的十多人沙龙乐团)。他们翻唱的老歌我特别喜欢,总是在众多翻唱版本里我最喜欢的,比如《Everywhere》、《Sing》、《White Christmas》等等。这个时期我也补课似的听了Beatles(披头士乐队,以前听过一些,但没怎么上心)、Led Zeppelin(齐柏林飞船乐队)等等。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Y7hT6ibc1DqGyiaQUTLGHWUp2Sfa5zBpj95jYypO1vq1zhj1k0LNW79g/640?tp=webp

回家以后,我开始忙考试忙工作,各地出差,黑白颠倒加班。这一时期又开始回头听港台流行音乐,张震岳、陈绮贞、陈升、张悬、陈奕迅、李宗盛、蔡琴等等。我还一直喜欢听古典,但仅限于听,不太懂。钢琴、大提琴和长笛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乐器。睡前总会听一听萧邦、巴赫。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3vO5ibyvibHXeT9mO7EE7YialKY2TLwC0PBlpG0AdweFcKXPoVva3ee1A/640?tp=webp

学吉他的想法始于05年,就是刚开始听摇滚的时候,也练过几个月。奇怪的是我那时拿着一把民谣琴练古典,没人告诉我什么是民谣什么是古典什么是扫弦什么是指弹,反正就是懵的。上了我去吉他班才把上面的问题搞明白,开始找到正确的路子。对于乐器我有一点个人的看法,我觉得每个人一辈子都应该学一样乐器,是个伴儿,也是个和自己和平相处的途径。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现在弥补,应该还不晚。

听音乐上,上了吉他班之后,深受两位老师的感染,开始听布鲁斯。克莱普顿(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真的太棒了!那种感觉说不上来,就是觉得特有情感有内容。我以前觉得布鲁斯是属于老男人的,现在自己竟然也喜欢上了,可能我也老了吧。

http://mmbiz.qpic.cn/mmbiz/zhOwgINmRNGHIkTPXfduoFld7YgllicunIDzibC8SgnbHicZ4ktFug1U6k0aEBtRApGnyHn6Ccq3nQ62UCUlzMRVA/640?tp=webp

废话说太多了,最后推荐Oasis的《Let There Be Love》,收录在《Don’t Believe the Truth》专辑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为之奋斗。

下期预告:李华,Road Not Take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