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科学文创郑军
科学文创郑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1,057
  • 关注人气:4,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发达国家陷阱”

(2021-02-24 08:31:55)


 

过去四十年,中国展开一轮史诗般的财富赶超。在动态GDP总量图表上,中国象刘翔那样不断跨越老牌发达国家,一路冲到第二。然而,很少有网友会在欢呼时思考一下,那些发达国家为什么象木头桩子一样任由中国超越?

通常的理解是,国家一旦发达,经济增速自然要慢下来。不过“发达”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按照经济绝对值来算,那么中国GDP超越日本是在2010年。当年,中国增速是10.4%,日本那年增速还可以,达到4.19%,但那是在头一年下降5.42%后的自然恢复。过去三十年,日本都是发达国家中的老大难,2020GDP以美元计价还不如1995年。

“发达”也可以按一国在全球总值中的比例来计算。1960年,美国经济占全球百分之四十左右。那年美国的增速是2.48%。不过在那年的前后,美国都有过六到七个点的增速。今天的美国经济只占全球22%,为什么它的增速就必须只有一两个点?

至于技术水平就更没法用于衡量了,因为所有技术都在升级,不存在绝对的先进。其实,“发达国家”这个词本身就不准确,应该叫“领先国家”,某段时间在技术上领先的国家。

1850年的英国生产着全球一半的工业品,他们连电网都没有。1950年美国担任世界工厂职能时,普通家庭也只能买一台电视。以后的人们同样会觉得,21世纪初的人得了癌症就象判死刑,这是多么落后的时代啊。

还有一种新说法,认为地球资源有限,发达国家已经触碰到资源天花板,所以增速上不去。然而,就拿最根本的资源——能源来计算,地球每年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每人一亿七千万度电。以人类现在这点道行,离资源天花板还远得很。

2011年,中国总能耗超过美国,从此位居世界第一至今。然而这十年间,中国经济又追上美国三十多个百分点。

无论从什么角度推导,象美国、日本这样的老牌发达国家,都没有理由不再获得七八个点的增长率。然而事实就摆在那里,他们都是巨型乌龟,增速不复当年。这算不算发达国家陷阱?如果真有这种陷阱存在,那中国人就不能冷眼旁观,这个陷阱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2006年,世行报告首次提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概念,代表国家是巴西阿根廷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墨西哥泰国。然而在2019年,也就是新冠时代之前最后一个正常年份,这几个国家名义GDP增速分别是1.1-13%3.9%5.9-0.12.4。和发达国家相比,并没有明确差距。

考虑到这是各国经济换算成美元之后的数值,每年都因汇率产生很大波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实际上都在小步前进中,只是没有中国那么亮丽。所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否存在还是个疑问。然而,发达国家陷阱却真实地摆在那里,之所以大家都不觉得那是陷阱,因为这些国家还是整体领先。即使掉在坑里,外人也觉得那都是黄金坑。

然而,这肯定不是发达国家当地普通人的感受。经济停滞就是停滞,就业机会减少就是减少,子一代的收入就是比不过父一代。两百多年来首次有美国人冲击国会大厦,就是发达国家陷阱激化的标志性事件。

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发达国家陷阱的概念。他们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高福利政策。如果不搞高福利,当地经济还能表现得更好。不过,高福利政策主要体现在欧洲,而其他地方的发达国家同样掉进陷阱。

另一种说法是,发达国家的资本高度流通,纷纷跑到发展中国家,导致本国产业空心化。表面看来确实如此,然而,发达国家只是把低端产业外移,自己还在发展高端产业。截止目前,在信息、基因、新材料、航天科技等前沿领域,发达国家仍然全面领先。

那么,如此显而易见的发达国家陷阱,背后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要找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科技进步惠及国民的范围不断下降。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不可能全面开花,总是先从几个行业,甚至几道工序开始。这些局部领域的产能迅速膨胀,从业者收入提升,上下游也会跟着发展。而那些领域还没有机械化,或者自动化,就表现为大量吸纳劳动力。

骆驼祥子那个时代,北京十分之一家庭有人力车夫。重庆棒棒军峰值时达到几十万。这都是局部机械化和自动化导致的增值外溢。很多人虽然不直接使用科技,但是能分享科技进步的好处。然而,科技进步的最终目标就是“减员增效”。当产业链各环节都完成这两化以后,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达到峰值,然后减少。

把铁路革命与信息革命对比,你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个问题。从最早的英国,美国,到后来的中国,再到如今的埃塞俄比亚,哪个国家兴建铁路,都会在沿线形成一大批城市,全方位带动社会经济。

而信息革命到现在,美国就富了个硅谷同,中国也就是中关村或者深圳个别地方。至于其他地区,都只是社会资源的重新调配。

是的,科技仍然在进步,然而受惠人群越来越少。信息革命在全球还是惠及了几千万,上亿人。即将发生的生物学革命,全球可能只有几百万人受益。至于半世纪前就千呼万唤的太空工业,为什么迟迟不诞生?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和老百姓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表面上的发达国家陷阱,背后就是这个“进步效益递减率”在起作用。过去几十年中国之所以能飞速发展,是因为把几次工业革命压缩在一两代人之间完成。很多年轻人诞生在清朝那种生产力水平的环境里,长大后从事信息产业。子一代的生产率是父一代的十几倍到几十倍。

但是,“进步效益递减率”正在我们面前缓缓呈现。从2000年到现在,世界上就业岗位减少最多的是哪个国家?不是天天炒作这个话题的美国,而是中国。到2050年,中国还会再减少两亿就业岗位。

如何迈过这个坑?我并不知道答案。只是想提醒大家,看到发达国家翻了车,我们没有幸灾乐祸的理由。因为那个大坑就在前面等着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