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默的羔羊》与犯罪心理学(光影世界话心理)

(2008-06-25 07:58:36)
标签:

健康

分类: 心理健康

 

描写变态杀人狂的电影,好莱坞拍过无数部。然而如果一个变态杀人狂本身是心理学家,专门与他打交道的警察也是心理学家,那么它当然是一部与心理学有关的电影,这便是《沉默的羔羊》

汉尼拨是一个犯罪心理学专家,同时又是连环杀手,吃过被害人的尸体。女侦探斯达琳为了侦破一个绰号“野牛比尔”的连环杀手,进入深牢大狱求教于汉尼拨。

《沉默的羔羊》一共拍了三部。贯穿始终的主角就是汉尼拨,一个智商极高,经验丰富,凶狠而又不失义气的连环杀手。他身为心理学家,一直公开蔑视学院派的心理研究方法,比如问卷,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他把测验用纸叠成纸鸽,以嘲笑来测试他的人。他亲口说过,心理学不算什么科学;邮寄来的心理学教材不算心理学。这些台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实战派心理学家对学院派心理学的轻视。

在影片中,斯达琳最初也带着这些教条的测验方法探视汉尼拨。而最终她赢得了汉尼拨的信任,得到了他提供的线索,原因却是她向后者吐露了自己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而在影片开始,斯达琳的上司曾经叮嘱过她:一定不要让汉尼拨看出你在想什么。

从这个关键转折上可以看出,编导在心理学方面的造旨非同小可。他先是借汉尼拨之口,嘲笑了几乎所有正统的心理测验法,最终突出了“以心换心”的决定性意义。

这是心理学吗?是的!如果你真想了解一个人,那些小游戏,小测验根本没有用途,唯一的方法是他敞开心扉向你倾诉,而前提是你也敞开自己的心。

沉默的羔羊还向我们展示了心理学应用的一个有趣领域——“犯罪心理画像”。在此之前,经典侦探作品里也有类似的描写,但在本片中,犯罪心理画像被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出来。在《犯罪心理画像》一书中,作者布伦特·E·维特就提到这部电影:影片《沉默的羔羊》使犯罪心理画像专家这一角色深入人心。

什么是《犯罪心理画像》呢?对实施犯罪的行为人进行个性特征推断的过程通常就被称为“犯罪心理画像”。它产生的时间并不长,当然也没有电影里讲得那么神奇。但它已经在司法侦查领域起到了很大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