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科学文创郑军
科学文创郑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7,964
  • 关注人气:4,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软科幻”与“硬科幻”——一对由来已久的假概念

(2007-06-28 08:01:38)
 

   本文发表于《幻想》杂志2003、1期。我在博客这里基本是按创作时间先后来贴旧作。没想这么早把本文贴出来,因为昨天有位朋友提到了和本文有关的问题,所以打乱一下张贴顺序。

 

“软科幻”与“硬科幻”——一对由来已久的假概念

(一)   真概念与假概念

科学家们在研究世界,而科学哲学家在研究科学,给科学家提供剖析世界的原则和方法。他们提出了一个很基本的原则:遇到一个概念,你先要看看它是真概念还是假概念。所谓“真概念”,最好是定性定量都清楚的概念,限于研究条件实在不能定量,也必须要能定性。并且,真概念是不能带着价值判断的,必须客观中立。

反之,假概念就是那些初看上去似有所指,仔细分析实无所云的问题。人类历史上的诸多争论,远的如“一根针尖上能够站多少天使”,近的如“姓资姓社之争”,等等,都站立在假概念的基础上。由于概念本身就没有现实基础,当然也不可能争论出什么结果。

在中国科幻界,就有这么一对由来已久的假概念——“软科幻”与“硬科幻”。

九六年,当时我还是一篇作品都没有发表的“白丁”。我旁听了北京师范大学里举行的一次科幻研讨会。会上,一位以科幻研究和教育著称的科幻作家感慨道:什么是硬科幻,什么是软科幻?真的不好说。国外那些硬科幻作品,比我们的软科幻还软。国外那些软科幻作品,比我们的硬科幻还硬。

这段绕口令式的谈话使我第一次对“软硬科幻”的概念产生了怀疑:“软科幻”与“硬科幻”的概念如果能够定性定量,或者至少能够定性,怎么会产生这种岐意呢?

于是,我就四处寻找“硬科幻”、“软科幻”的定义,发现形诸白纸黑字的廖廖无几,人们彼此争论时,基本上是凭感觉在使用这两个词。下面这条是笔者找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出自台湾科幻研究家叶李华先生。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http://www.white-collar.net/wx_hsl/ts/003.htm

疑问马上就出现了:难道“硬科幻”就不需要有好的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吗?如果一部“硬科幻”在这几点上作得很出色,又应该算是什么呢?相反,如果一个没有受过理工方面训练的科幻作家并没有避重就轻,反而刻苦钻研科学知识,最终写出具有优秀科学内核的小说,难道又犯了什么禁忌吗?所以,叶李华先生给出的概念,是一对不能定性的概念。并且,这个概念还明显带着对文科知识背景的作者的岐视。

在大陆,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出现了类似的分类:重视科技含量的科幻小说是“硬科幻”,重视文学技巧的科幻小说是“软科幻”。当时,它们曾被称作科幻小说中的“重科学流派”和“重文学流派”。

凡此种种均经不起推敲的。打个比方吧。一位厨师拿到一块猪肉,他可以选择红烧、爆炒、清炖等作法。或者,他可以在红烧猪肉、红烧牛肉、红烧鱼之间作选择。但他能够在“红烧”和“猪肉”之间选择吗?一个是原料,一个是烹饪方法,它们之间怎么构成对立呢?科技是科幻小说的主题、题材和素材,文笔是科幻小说的技巧,这两个东西分别是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怎么能分彼此呢?

将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内容与文学形式分开,到了九十年代又演变成将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人性分开,认为主要写科学知识的作品是“硬科幻”,主要写人性的是“软科幻”。这样的定义更是危险。它的立论基础是:科学是反人性的东西,多一分科学便少一分人性,反之亦然。这种定义深入思考会令人不寒而栗。

还有一些人科幻作者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硬科幻与软科幻,只存在真科幻和伪科幻。不过,持这种观点的人,如果和他们深入交流,会发现他们其实仍然是把那些习惯上称为“软科幻”当成“伪科幻”。把习惯上称为“硬科幻”的作品视为“真科幻”,甚至是“纯科幻”、“正统科幻”。他们放弃了软硬科幻这对至少貌似公允的概念,代之以更为偏颇的概念。“伪科幻“自然不能算作科幻的一员,而只能被扫地出门。请注意,这里我用了前缀“习惯上称为”,是因为我根本不接受关于“软、硬科幻”的中国式定义。

搞不清“软、硬科幻”的定义,那么就看看被分别认为是“软、硬科幻”的那些作品吧。在《中华读书报》上,一位北京籍科幻作家发表了《我所喜欢的十部科幻小说》一文。他认为,《2001太空漫游》是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硬科幻作品。但这部作品怎么看,怎么是一部宣扬宗教思想的神秘主义小说。作者又称,《一九八四》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软科幻作品,“当1984年真正来临之际,各国相关机构开会研讨,才发现书中130余项预言,有110多个均以实现。”那么,作了如此准确之预言的科幻小说,是不是也可以称为“硬科幻”呢?

http://book.peopledaily.com.cn/gb/paper17/44/class001700003/hwz219455.htm

一九八一年,科普出版社出版了《论科学幻想小说》一书。迄今为止也难有其它图书在科幻理论水平上能出其右。笔者在这本书中找到这样一段论述:

“史密斯(一位八十年代初到上海讲授英语,并将科幻小说作为铺助读物的美国人)还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关于科学幻想的新概念。在美国,人们把科学幻想分为”硬幻想“与“软幻想”。“硬幻想”是指幻想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这些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是“坚硬”的科学;“软幻想”则是指幻想以社会学、历史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柔软”的科学为基础的。这与中国的关于以“文”为主,以“科”为主的科学幻想小说的提法,是不同的概念。(摘自《论科学幻想小说》235页,《太平洋彼岸的科学幻想热潮》,叶永烈撰)

当然,不能因为这个定义是美国人下的,就想当然地认为比中国人下的定义正确。笔者觉得这种分法更可接受一些,是因为至少它能够定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就摆在那里。于是我们可以认为,写遗传工程、太空探险题材的是硬科幻,写人口问题题材的是软科幻,等等。至少,美国人没有把“生煎”和“牛排”两者对立起来,他们考虑的是煎牛排还是煎猪排的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科幻界关于“软、硬科幻”的定义和争论,与姓资姓社的争论区别并不是很大。它们都不针对,也不解决真实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本文中,“软科幻”和“硬科幻”一直被打上引号的原因。当然,除非这两个词出现在别人的文字中。

 

(二)   争论的焦点

  但是,科学哲学家又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创造假概念,争论假问题,虽然并不涉及真理,却涉及价值取向。所以,指出中国式的“软、硬科幻”是假概念,并不能结束讨论。一个历时二十多年,为许多人争得头破血流的问题,肯定有更深刻的原因需要分析。

  提倡硬科幻的人,往往有这么两种爱好,一是提出各种“创意”、“奇想”。他们习惯于把“科幻”后面的“文学”两字甩开,认为自己真地在作科学研究。这种倾向不仅见于科幻报刊,而且见于科幻社团的活动当中。二是给已经发表的科幻小说挑硬伤,以此证明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把握程度。总之,阅读和研究科幻小说,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是一个智力挑战。

在这种现象背后原因相当深远,涉及科学发展史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今天的科学已经不是列文·虎克和伽利略时代的科学,靠在手工作坊里磨出的镜片就能获得重大突破。现代科学用金钱和技术竖起高高的壁垒,成为普通人望而却步的专业领域。但是,社会上有许多人,虽然一时迈不进科学殿堂,却并缺乏科学热情。相当一批这样的热心人在专业科学研究领域之外作着徒劳无功的探索,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特殊景观。笔者经常看到这样的报导,某科学爱好者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研究“月球过去如何从地球被甩出”,或者倾家荡产去研究将农用机械改制成直升机,等等。而科幻小说的最大读者群——青少年,正是爱好科学而暂时无法登堂入室的人。他们把科幻小说当成寄托科学情怀的地方。而一批对科幻文学缺乏自觉意识的报刊杂志,也迎合这种倾向,大办类似栏目,向读者兜售廉价的“科学“。他们甚至在组织科幻文学活动时,刻意邀请科学界人士到场,以增加活动的科学性。其中不乏“喧宾夺主”的举动。其恶果,便是使科幻文学的面目越来越不清晰。

将科幻与科学等同起来,甚至是个别科学工作者的观点。笔者有一位对之非常尊敬的忘年交。他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一代开拓者,至今仍然活跃在科幻出版前沿,倾力支持后起之秀。本人也是职业科学家。他的所作所为笔者深表敬意。但对他在科幻方面的基本观点却无法接受。他曾经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科幻是科学的继续。笔者还曾经看到一位日本物理学家,出版了整整一本书去挑日本卡通片《奥特曼》的硬伤。当时笔者就觉得,这本书和《奥特曼》相比,不知哪个更可笑一些。

“硬科幻“拥趸”的此类倾向,只能说明科幻文学本身的不成熟。八十年代初武侠小说刚刚在大陆流行时,真的有一批武术界人士站出来,指责金庸等作者不懂真功夫,误人子弟。而读武侠小说入迷,以致弃学习武的青少年也不在少数。二十年过去,现在已经没什么人再闹这个笑话了。在武侠小说领域,读者们已经能够分清艺术真实和物理真实。而在科幻小说领域,恐怕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软科幻”的支持者声称,“硬科幻”作者缺乏艺术修养。当然这个好办。前面讲过,科学内涵和文学技巧是不矛盾的两回事。一个理工科知识背景的作者在文笔上勤奋磨练,未必就输给文科出身的作者。鲁迅的例子不就摆在那里了吗。问题在于“软科幻”派的另一个指责:“硬科幻”中的科学是冷冰冰的,反人性的,而“软科幻”则提倡了人性。产生这种观点的基础,不仅仅是某些自称为或被称为“硬科幻”的作品确实写得比较冷、生硬、干涩,更在于出身文科的朋友基本不接触现实中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们眼里的科学,往往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而是学校中数理化教师枯燥的讲授、艰苦的作业、可怕的考试。他们是在并不了解科学的前提下指责科学。

 

(三)更深的原因

从这些表面现象深入下去,我们还可以找到这种争论更深一层的原因。从更大的背景看,科学与文学是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它们分别基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分别以“美”和“真”为基础形成各自的价值观。从事科学工作和从事文学工作的也是两批人,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往往是很少的。

而科幻文学领域,恰恰是科学与文学两者的混血儿。是它们彼此交融,蕴育新的精神产品的地方。“……科幻摄取科技文化和艺术文化的精髓,促进两种文化彼此理解,相互交融,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良好方式。”《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117页。这种交融,首先便产生在作者和读者身上。一个科幻作者和一个读者,必须同时在“真”与“美”都有很高的悟性。暂时不能具备没关系,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并且努力弥补之。当然,相当一部分科幻作者知道自己的问题。来自科学界的作者朋友知道自己创作水平低,来自文学界的朋友知道自己科学根基浅。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第一流的科幻作品肯定是这种交融后的产物。

人们都把凡尔纳视作“硬科幻”的先驱,把威尔斯视作“软科幻”的开创者。但是,在开始科幻创作之前,凡尔纳是拜在大仲马门下的文学青年,以当编剧为人生志向。而威尔斯则是一位生物学教师,撰写过生物学教材。这两位科幻先师能够有后来的创作成就,肯定花了很大力气弥补自己的不足。七十年代末开始的那次中国科幻创作高潮中,曾有两篇作品分明被视为“软、硬科幻”的代表作。前者是童恩正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后者是刘兴诗的《美洲来的哥仑布》。笔者读了这两篇小说后的感觉就是,它们在科学内核与文笔方面都是优秀的,根本不须分彼此。如今号称自己在写“硬科幻”的朋友,可以拿自己的作品对照一下“软科幻”《珊瑚岛上的死光》,看是否“硬”得过它。号称自己在写“软科幻”的朋友也在《美洲来的哥仑布》面前照一照镜子,看自己的文笔是否比它优秀。

再拿当今科幻作家说事儿吧。王晋康能够有很高的创作成就,靠的便是在科技含量和文学技巧两方面的平衡。山西科幻作者刘慈欣的文笔很少有人不服,但他是绝对理工出身的作者。重庆作者韩松出身文科,他的早期作品被视为现代派风采的软科幻,确实有在科学方面“避重就轻”的嫌疑。但他最近出版的《2066年西行漫记》,其中科技含量之高,知识运用之准确,任何一位推崇“硬科幻”的人读下去也挑不出什么来。这些都是分别从科学和文学两方向出发,而最终殊途同归的例子。他们都有明确的意识:科幻文学是一个科学与文学不可偏废的领域。

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虽然踏入了这个“科”、“艺”交融的领域,却仍然抱着自己先前的价值偏见不放。导致“软硬科幻”之争的深层原因,仔细推敲差不多都源出于此。这里面不仅仅有见识不多的一般读者。比如阿西莫夫,一向被某些人视为“硬科幻”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笔很很差。《小说选刊》的某位编辑私下里评价说,也就是中学生作文的水平。阿西莫夫并非不知道这个缺点。但他却说,他的文风就是没有文风。这个观点对吗?不管谁认为对我都认为不对。阿西莫夫的文字水平和文字大师们达到极高境的大巧如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只是自己辩解。阿西莫夫当然是科幻大师,但那又怎么样呢?

笔者是个足球迷。记得早在八十年代,中国足球界有“南派”、“北派”之别。南派说自己重技术,以南美为师。北派说自己重体能,以欧洲为宗。但是后来真和世界强队一踢,发现不管是南派北派,和南美球员一撞就得摔跟头;欧洲球员则总能连过咱们两三个球员。这才知道,足球场上的至高境界,乃是体能和技巧的融合。没有体能根本就无法对抗,没有技巧只是笨汉。现在,中国足球界已经不怎么提“南派”、“北派”了。

回到科幻小说的创作上。一个作者不懂科学,那为什么要创作科学幻想小说呢?你可以在武侠、魔幻、侦探等领域大展自己的想象力呀。现在出版《哈里·波特》式的作品,已经不会受到诸如“传播封建迷信”之类的限制了。不同类型的文学,彼此在艺术价值上无高低之别。你尽可以挑选自己擅长的领域。而如果你不认为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技巧是重要的,那你为什么要写小说呀?你可以试试写科普文章嘛。或者写科技论文直接阐述你的理论观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如果你确实于科学和文学能力缺乏其中之一的话,你是要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还是要大谈“软硬科幻”之别来掩饰自己呢?

笔者认识一位江苏的青年作者。他创作过一部中篇科幻小说,构思十分科学,非常“坚硬”,而且写作态度认真。但文笔一塌糊涂,几乎谈不上“文学”两字。这篇作品辗转投寄到几家杂志社都不获发表。笔者偶然间看到这篇作品,觉得好好雕琢一下应该大有前途,另外,这位作者初出茅庐,也需要有篇作品一炮打响。于是便和他商量,由我修改这部中篇。修改后再投稿,半年之内就发表了两次,反响也不错。我以为他能够就此走上“科文平衡”的道路。不想一年后他又寄来一篇科幻小说,又是构思极“硬”极科学,而文笔无法救要。这次我没有主动要求修改它,也没有答应他关于联合创作的要求。我觉得,他总要自己学会两条腿走路。当然,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一个科幻作者只靠科学或文学一条腿走路,在科幻创作水平越来越成熟的今天,是不太可能成功了。

北京科幻作者星河有这么一段评论,可称入木三分:

“模糊的概念正成为一些烂作的遮羞布。当一篇作品中出现大段技术硬块(指不能与文章合乎逻辑地相容,甚至有可能是原封不动地引自科学文献或科普作品的所谓知识点)时,作者可以义正辞严地宣告:“我写的是硬科幻!”而当一篇作品毫无科学常识甚至近乎神话时,作者可以毫不羞愧地声称:“我写的是软科幻!””

http://www.gmdaily.com.cn/ds/dshomepage.nsf/documentview/2002-05-29-27-0EF5D4AAAAA04BB248256BC8001B216B?OpenDocument

 

(四)优秀科幻的标准

下面这个概念来自《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科学幻想小说

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小说以真实或想象的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这种发现的利用可能是对科学事实、原理和一种细致周密的推断,或是将这些事实原理扩展到与它们完全矛盾和毫不相干的一些领域。无论哪种情况,以科学为依据的真实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720页,1985年版。)

也就是说,科幻小说是不能逃避普遍文学标准的审查的。同时,它又应该有坚实的科学核心。前者是它的文学共性,后者是它的文学个性。将这段概念引申一下,可以认为: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应该站在科学的坚实基础上,体现科学精神,展示科学细节,同时又能够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有严密的整体结构,有优美的文笔。

哪些作品能够达到这个要求呢?笔者认为很少很少。我们身处其中的科幻文学历史,仍然是科幻文学的史前史,萌芽史。它远未成熟,仍在探索。即使是谱写这段历史的科幻大师们,也只能说是史前史的大师。他们能够在科幻文学史上留下一笔,是因为在他们之前和同时代,没有人超过他们。但与完美科幻相比较,他们的作品仍有不足。

至于中国科幻作家,不成熟性则要加一个“更”字。七、八十年代那批科幻作家,正值人生盛年,本可将科幻小说推向新的高度,但却被外力阻止了探险。而如今这代作者,其主力还在二、三十岁左右。笔者与他们接触多年,往往隔三五个月不见面,就会从他们身上看到明显变化。不要说创作水平不成熟,就是他们的性格和社会地位,也随时都在发展中。严格地说,中国科幻作家发表的绝大部分作品,只是文学意义上的习作。几乎没有多少人达到创作水平上的真正成熟。而目前关于“软、硬科幻”的相互指责,基本上只是拿这些习作当靶子。习作的毛病还不好挑吗?

最后,感谢《幻想》杂志社提供了这么大一块版面,来探讨科幻创作中的理论问题。除了内刊《科普研究》外,国内再没有一家杂志能够如此。不仅是我,真正关心中国科幻事业发展的朋友们也都会有同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