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2022-09-22 20:33:19)
标签:

杂谈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在北海公园南侧,有一个高出地面4.5米、周长276米、面积4500平米圆形小城堡,这就是团城,又叫瀛洲或圆城。由于其规模小巧,且偏居一隅,围墙与北海公园南门一墙相接,人们从南门进入北海公园时从视觉上往往会被那高大的积翠牌坊、长虹卧波般的白玉石桥及琼岛之巅的巍巍白塔夺走视线,极易忽略它的存在。之前我曾先后来北海公园三次,每因游履匆匆与团城失之交臂。昨天,刚好能挤出一点时间,遂专此一游。

      其实团城也是一个很有独特历史和人文价值的魅力胜景,是北海公园诸多景观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原是太液池中的小屿,自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金世宗完颜雍于岛上建宫殿起,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增修扩建,始成规模。金时是御苑的一部分,元代在其上增建仪天殿,明代重修改为承光殿,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墙顶垒砌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团城的规模。乾隆年间进行了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在清代为皇室礼佛及休闲避暑之处。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团城横遭洗劫,衍祥门楼被击毁,白玉佛左臂被击伤,诸多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建国后政府对团城多次修缮,1961年国务院将团城与北海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团城主要建筑有承光殿、玉瓮亭、敬跻堂、古籁堂、余清斋、朵云亭、沁香亭等。城上地面古木森森,树龄超过300年以上者就多达17株,郁郁葱葱的古松古柏形成了奇特的空中花园景观,把团城装点成了镶嵌在古典皇家园林中海和北海之间的一颗绿色明珠。承光殿内供奉的大玉佛、玉瓮亭内置放的渎山大玉海、御封“遮荫侯”古松和“白袍将军”被合称团城四宝。

团城概览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承光殿大玉佛

     承光殿是团城的主体建筑,初建于明代,原为圆殿,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重建时改为方形。大殿座北朝南,重檐歇山顶,四周推出单檐卷棚抱厦,使其殿宇平面呈折角的十字形,号称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北面正中有一砖砌的须弥座,座上的木刻雕龙佛龛内供奉着一尊白玉释迦牟尼坐像,像高1.6米,用整块纯正的白玉雕琢而成。玉佛像面容慈祥,通体洁白,光泽清润,头冠及衣褶中镶嵌着红绿宝石,光彩夺目。相传为清代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奉献给慈僖太后的。殿内正中上悬“大圆宝镜”匾额,前后有两副楹联,前面为清咸丰皇帝御笔“九陌红尘飞不到;十州清气晓来多。”后边为慈禧御笔“七宝庄严开玉镜;万年福寿护金瓯。”。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玉瓮亭及渎山大玉海

      承光殿前庭院中有一座蓝顶白玉石亭,名叫玉瓮亭。亭中石莲花座上有一个杂色墨玉大瓮,其直径1.5米,周长5米,高70厘米,重3500公斤。相传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犒赏将士而特制的酒瓮,原名渎山大玉海,可盛酒三十余石。 瓮身四周刻有云涛、蛟龙、海马等,整体视觉鱼龙出没、波涛汹涌,堪称鬼斧神工。大玉瓮与承光殿大玉佛合称团城二绝。大玉瓮原置于琼华岛广寒殿中,后广寒殿倒塌拆除,遂流落民间,曾被人当做腌菜缸用。中间几经辗转,乾隆十(1745年), 乾隆皇帝以玉瓮是皇家御苑之物,于是“千金购得”,移置承光殿前,并建石亭加以保护。乾隆亲作《玉瓮歌》刊刻其上,又命内廷翰林40人各赋《玉瓮诗》一首,刻在石亭楹柱间,至今仍依稀可辨。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遮荫侯“古松树

 承光殿东侧 ,一颗高达20多米、粗干周长达3.18米的古油松树巍然挺立,相传为金代所植,距今已有八百多岁的高龄。资料介绍说其树姿平展奇特,其形如伞,冠圆似盖。史料记载当年古松曾为乾隆皇帝遮荫纳凉,乾隆龙心大悦,就效仿秦始皇游泰山封“五大夫松”的故事,御封这棵古松为“遮荫侯”,开松柏列爵王侯的先河。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现在看“遮荫侯”古松已不复当年摸样,该树的上方有几处大分枝被截锯的残茬,这是岁月的刻痕,但其老而弥坚的生命活力、苍劲挺拔的姿态及所流溢出的沧桑感还是令人心生震撼。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白袍将军“古白皮松

       “遮荫侯”古松的南面,另有一株绿冠高达三十多米、白干周长达5.1米的白皮古松,也是金代所植,这棵白皮松犹如威武的将军守卫在承光殿前,被御封为“白袍将军”。乾隆还曾为之写下了凡三十行、二百一十二字的长诗《古栝行》,赞其“夭矫落落吟万籁,盘拿郁郁排千钗”,甚至不惜夸它“真堪弟视竹与梅......灵和之柳非伦比”,可见乾隆皇帝对它的超乎寻常的喜爱。更难能可贵的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此白皮松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看不出一点老态,真乃神奇也。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乾隆皇帝在团城休憩读书之处所:余清斋、古籁堂、敬跻堂、沁香亭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游北海公园.团城散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