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2022-08-14 10:16:38)
标签:

杂谈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位于北京紫禁城西北侧的北海,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亩,陆地占480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在辛亥革命之后不久就被民国政府辟为公园,也是开放最早的皇家园林。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随着乔老爷的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广为传唱,作为歌词的诞生地,北海公园更是成为妇孺皆知、人人向往之游览胜地。来京后一直也想去北海公园一游,现地领略歌中那美好景象、迷人情境。去年冬末的一个寒冷的下午,突然兴起去北海公园探探路径的想法,在下午三点多,乘公交前往。由于路线不熟,中间还转了一次车,等到从北门入园已是午后四点多了,匆匆忙忙,沿湖东线路走马看花,还没转到白塔跟前,只远远眺见个高高的塔身轮廓,天就黑下来了,只好遗憾而回。今夏入伏第二天(7月17日,心痒又发,在京城疫情稍稍宽缓的形势下,遂再赴白塔公园一游。
       这次特意换了一条路线,选择从北海公园南门入园直奔白塔山(琼岛)。走进公园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宛如玉制长虹一般的汉白玉石桥,这便是永安桥,也叫堆云积翠桥,是北海公园内最大的桥梁,也是公园中重要的景点之一;在这座桥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四柱三楼式的木牌楼,北边的牌楼悬额“堆云”,南边的匾名“积翠”,当人们站立在桥头向琼岛望去,那岛上大块的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好像天上的云彩一般玲珑剔透、苍松翠柏犹如重叠的翡翠一般娇嫩欲滴,让人不禁心生赞叹,好一个“堆云”、“积翠”的琼岛仙山!
 过了堆云大牌楼,迎面而来的便是琼岛的中心建筑永安寺。沿石台阶拾级而上,依次是山门;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八大菩萨、十八罗汉的法轮殿;供奉有未来佛弥勒和护法韦陀的正觉殿;供奉着西藏密宗黄教始祖宗喀巴及其两大弟子达赖喇嘛、班禅喇嘛的普安殿以及诸多配殿。山的最高处便是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 的著名的藏式喇嘛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于变化,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像日月那样永放光芒、照耀大地。
  在山的四周分散着一些供皇帝休憩、会客及临时处理政务的便殿及诸多点景、赏景的殿、阁、亭、台、廊、榭等景观建筑,都是精心构建,各有千秋,不同凡响。
  登上高高的宝塔台基,俯瞰四周,环岛上下,古树森森、花草繁盛;依山就势,殿宇亭台金碧辉煌、错落有致;一汪湖水,碧波荡漾,妩媚温柔;极目远眺,京城繁华尽收眼底。偶有清风吹过,阵阵清凉,令人神清气爽,仿佛远离了如火的炎炎暴夏和喧嚣的红尘俗世。
 在诸多建筑中,值得特殊说道的是位于永安寺内的两个彩亭——“引胜”和“涤霭”,他记载着一位对北海公园拥有近乎痴迷情节的帝王——乾隆皇帝,就是这位老爷子,在位期间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对北海公园多次进行大规模增建和修葺,最终形成了今天这样恢弘大气的景观格局。由于在清朝北海公园属于禁苑,非王公贵族是不得进入的,下面百姓对于里面是个什么样子有各种猜测,乾隆皇帝为此不厌其烦的连写了五篇御制文章,即《白塔山总记》、《白塔山东面记》、《白塔山西面记》、《白塔山南面记》、《白塔山北面记》并立碑铭文,分别置于此二亭内。这是了解北海公园前世今生最权威、最准确的珍贵史料。另外此老爷子几乎每来北海游览都要赋诗咏景抒怀,一生竟为北海留下七百多首诗作,如此情怀恐怕也是天下无二了吧。总之,还是要感谢乾隆老爷子,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美好的观赏景致,让我们在今天也能感触到康雍乾盛世的泱泱气象,也算是遗泽于后世吧。
  在白塔山的山上山下, 四面八方,几乎没走几步就可以看到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石景。无数形态各异的太湖石或叠石成山,或立石为峰,或点石成景,使这座大气庄重的皇家园林更多了几分秀美和奇巧。太湖石本产于太湖周边地区,大自然千万年的精雕细琢,成就了太湖石玲珑剔透、重峦叠嶂、灵秀飘逸、含蓄内敛的千姿百态,历来为皇家造园设景所钟爱。唐朝刘禹锡咏太湖石诗云:“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太湖石的成因。说起白塔山的太湖石的来源却另有讲究。据乾隆皇帝记载,白塔山上的太湖石原为宋朝宋徽宗著名御苑艮岳园之物, 宋徽宗认为帝王或神灵皆非形胜不居,为了营造艮岳,动用了上千艘船只专门从江南运送山石花木,这就是劳民伤财的“花石纲”(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为一纲),曾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加速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金灭辽后,改燕京为中都,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艮岳园建琼华岛,并从艮岳运来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为中心,修建大宁离宫。细细思量,今日我们看到的每块精美的太湖石都凝结着浓重的历史沧桑。 乾隆皇帝有感于此,曾赋七律一首:“艮岳移来石岌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
此次花了两个多小时,重点游览了白塔山景区,即便如此范围内,也未能尽观各景,只能就履迹所及,看到些什么,就给大家介绍些什么。至于北海公园的其他景观区,俟后有暇时,再给大家分享。为了便于大家对北海公园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也花费精力扒梳摘录了一些资料,附后。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游北海公园。琼岛(白塔山)


        附:北海公园由来简介
       北海公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金代。1125年金灭辽后,改燕京为"中都"。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二年(1150)扩建"瑶屿(即北海)行宫",增建了"瑶光殿"。金大定三年至十九年(1163年--1179年)金世宗仿照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艮岳园,建琼华岛,并从"艮岳"御苑运来大量太湖石砌成假山岩洞,在中都的东北郊以瑶屿为中心,修建大宁离宫。从那时起,北海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皇家宫苑格局。当时把挖"金海"的土扩充成岛屿和环海的小山,岛称"琼华岛",水称"西华潭",并重修"广寒殿"等建筑。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在旧中都城东北郊选择新址,营建大都。至元元年到至元八年(1264--1271年),忽必烈三次扩建琼华岛,重建广寒殿。以琼华岛为中心,又在湖的东西两岸营建宫殿,将北海建成一个颇有气派的皇家御园。

       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称帝后迁都北京,在元朝的基础上,对北海又加以扩充、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到了明代宣德年间,宣宗刘瞻基(1426--1435年),对"万岁山"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在圆坻(今团城)修复了仪天殿,在圆坻南面小岛上建起了犀山抬圆殿,在团城的东部拆桥填土,将其与陆地相连。 明万历七年(1579),"万岁山"上历经四朝600余年风雨战乱的广寒殿坍毁,人间天宫主景建筑从此化为乌有。

       清军入关后,建都于京。1651年,为民族和睦,清世祖福临根据西藏喇嘛恼木汗的请求,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正觉殿为山门)。因为岛上建起了喇嘛佛塔,山名也就改称为"白塔山"。在历代皇帝中对修建北海公园最为执著乃至痴迷的要数清高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从乾隆六年至三十六年(1741年--1771年),他亲自主持对北海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和增建,前后连续施工30年之久,建起了许多亭、台、殿、阁。 晚清时期,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那拉氏(慈禧)用海军经费重修"三海"建筑,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在静心斋前修建小火车站,供慈禧乘小火车来园游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北海掺遭践踏。北岸的澄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万佛楼的10000多个金佛及园内其他宝物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北海闭园10余年,园林建筑略经修缮后于1925年8月1日才正式开放为公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巨资对北海公园予以修葺,疏浚了湖泊,维修了古建筑,铺设甬道,增设了公共服务设施。

       北海公园的主要景点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以团城为主要景区,中部以琼华岛上的永安寺,白塔,悦心殿等为主要景点,北部则以五龙亭,小西天,静心斋为重点。全园布局以琼岛为中心,山顶白塔耸立,南面寺院依山势排列,直达山麓岸边的牌坊,一桥横跨,与团城的承光殿气势连贯,遥相呼应北面山顶至山麓,亭阁楼榭隐现于幽邃的山石之间,穿插交错,富于变化。山下为傍水环岛而建的半圆形游廊,东接倚晴楼,西连分凉阁,曲折巧妙而饶有意趣。琼华岛简称琼岛,因岛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称"白塔山"。 清初,曾在山顶设置信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眺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发出信号。

琼岛的西面原是清代皇帝游园时休息、议事或举行宴会的悦心殿。殿后的庆霄楼系乾隆帝陪其母后冬季观看冰上掷球竞技的地方。在西北面有阅古 楼,楼内存放自魏晋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题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内壁嵌存的摹刻故宫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称墨宝,为清乾隆年间原物。这一带还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铜仙承露盘"。琼岛的东北坡古木参天,这里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 沿着乾隆帝御题的"琼岛春荫碑"旁的小路前行,可直通迂回曲折的"见 春亭"和"看画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