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圆明园散记之三——劫后余存正觉寺

标签:
杂谈 |
游圆明园散记之三——劫后余存正觉寺
正觉寺位于绮春园西侧,建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它与绮春园既有后门相通,又独成格局,实际上是清帝御园圆明园附属的一座喇嘛庙。建成后由两名喇嘛住持,寺内设僧房八座22间,由正觉寺山门、天王殿、三圣殿、文殊亭、最上楼、配殿等主要建筑组成。可见当年也曾是梵音袅袅、香火繁盛之处。寺庙山门外檐刻有“正觉寺”三字,为乾隆御书,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合璧。由于地处圆明园三园墙外,1860年及1900年圆明园两度罹劫时,它是唯一幸免的古建筑,也是圆明园内保存下来的完整程度最高的一组建筑群,寺内还保存有圆明三园唯一的古树群。民国初年,正觉寺被曾任北洋政府代国务总理的颜惠庆购作私人别墅,拆去佛像,资遣喇嘛,改造装修。后又转售给清华大学作为教职员工宿舍。从70年代起,正觉寺被北京市的三家企业占为厂址。维修、复建前古寺仅残存山门、文殊亭和四座配殿及26株古树。圆明园管理处从2002年开始对正觉寺进行清理修缮,
2003年9月底竣工。修缮后的正觉寺占地1266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寺内现在没有 设立佛像及礼佛的香炉等设置。倒是大殿内收藏展出的大量圆明园被毁后遗存的精美石雕构件或残件令人感到弥足珍贵,它们是真实的历史见证者。当我们驻足于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物面前时,仿佛能够感受到其中强烈的历史脉动以及它们所表达出的穿越时空的无边愤怒与冲天呐喊。文物专家曾这样评价:正觉寺是研究圆明园清代皇家园林宗教建筑院落布局、建筑构造及工艺的珍贵实物例证。

中石所题“不能忘记”石刻

正觉寺简介刻石
乾隆皇帝御题正觉寺匾额

中石所题“不能忘记”石刻

正觉寺山门
后一篇:自创诗词——咏清夏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