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新知识的六条标准

(2019-01-29 15:01:59)
标签:

杂谈

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新知识的六条标准

在阅读《认知·天性》一书的“元认知带来的学习假象”部分时,看到了这样的例子,觉得很有必要与大家分享。

教授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大一新生沮丧地站在门口,想要和自己聊聊为什么第一次心理学考试成绩太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自己上课全勤,一丝不苟地做了笔记,也看了课本,还画出了关键段落。

你是怎么准备考试的呢?教授问。学生回答道,自己复习了笔记,在里面画出了重点,然后把笔记的重点和课本的重点内容看了好几遍,直到觉得能背得滚瓜烂熟才停下来。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怎么还会在考试中得到“差”呢?

你有没有用每章背后的关键概念测验过自己?在看到诸如条件刺激”这样的概念时,能不能把定义讲出来,并在写作中用到这个概念?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有没有至少在阅读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要点?有没有试着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有没有找找课本外的例子?

教授的提问,应该对我们的教学有如下启示:

1.要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测验;

2.把学过的新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要正确的运用新知识;

4.要把新知识能够转化成问题,并且能够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5.对于新知识的要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

6.新知识要与自己的旧知识形成联系,并且能够用教材以外的例子加以说明。

按照教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做到以上六点,学生才算是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用这六个要点来检验教学效果呢?我们是否可以把这六个要点教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学会来自己检查反馈学习情况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